油籽壓榨行業深陷產能過剩困境
菜籽油壓榨產能再攀高峰,產能過剩隱憂成為現實。
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表示,中國2012年菜籽油壓榨產能預期增長300萬噸。2011年油籽作物壓榨產能增長逾1500萬噸,是自2004年以來最高增幅。
有觀點預測,至2012年中國大豆壓榨產能將增加1250萬噸,達到1.25億噸。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1年中國大豆壓榨產能增加1750萬噸。
業內專家分析稱,“實際上近年來大豆壓榨產能一直在持續增長,但國內大豆的產能利用率相對較低,產能閑置情況比較普遍。”
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也指出中國油籽壓榨業面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如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和消費國,則意味著我國對進口大豆的依存度的進一步提高,對于國內大豆市場而言將是不小的沖擊。”而張智先亦表示“我國大豆的對外依存度相對較高”.
大豆對外依存度較高也頗受各界關注。數據顯示,2011年進口量約為5264萬噸,而國內大豆消費量約在6500萬噸左右,進口大豆約占國內消費量的80%.萬達期貨油脂油料研究員馬玉龍分析,“中國大豆產量逐年減少,進口增多,另外中國的人均消費量是增加的,中國的大豆消費主要依賴于進口,而進口加工后很少運往國外,所以也是消費大國。”
而大豆進口量的增加對國內大豆將“雪上加霜”.趙雪表示,“受進口大豆市場的沖擊,國內大豆產業近幾年發展的一直不是很樂觀,種植面積逐年減少。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的比約為1: 4.2左右。”
在此大背景下,國內大豆增強競爭力,如何拓展出路也處于亟待破解的困局中。對此,趙雪建議,“應優化國產大豆品種,提高國產大豆的出油率,拉近與進口大豆之間的品質差異,提高油廠壓榨利潤”此外,她還強調,“國家政策也需加大對國內大豆產業的扶持,增加國產大豆的話語權,從而降低進口豆對其的沖擊。”
而張智先則提出應利用比較優勢的新思路發展,“國產大豆榨油無論從價格還是出油率上都不如進口大豆,國產大豆應該利用非轉基因的優勢,支持大豆蛋白加工企業生產功能性蛋白產品,擴大功能性大豆蛋白在肉制品、面制品等領域的應用。”同時他也指出“應繼續控制區大豆油加工產能的擴張,通過兼并、重組和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促進國內大豆壓榨行業的健康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