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產品出口數量幾乎零增長 小型企業發展壓力劇增
“棉價的大幅波動,與產量增加、需求變化、信貸收縮及市場炒作等諸多因素有關,而我國缺乏有效抑制國內棉價波動和均衡各相關方利益的制度保證。”王天凱分析,2011年9月以來,在國家臨時收儲政策的托底作用下,國內棉花價格基本保持穩定,但國際棉價持續走低,內外棉價差不斷拉大。2012年3月收儲工作結束后國內棉花價格走勢尚難預測,棉花等原料市場仍存在較大風險。
再看生產成本。王天凱表示,2011年,紡織行業各項要素價格繼續上漲,其中用工成本增加最為突出,同比漲幅達到15%以上。在各種生產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同時,銀行加息、人民幣升值等因素與之疊加,使企業面臨的成本上漲壓力不斷加大。
紡織行業以中小企業居多,企業融資難是老問題。2011年國內貨幣政策的緊縮,使紡織中小企業面臨貸款難、利率上浮及民間借貸風險等一系列問題,流動資金緊張。
最后看國際市場。受全球經濟復蘇緩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等因素影響,2011年紡織品服裝國際市場需求低迷。而巴基斯坦、越南等發展中國家,依托更低的價格優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的訂單流失。根據調研情況,目前東部部分集群地區約有15%的加工型小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
“我國出口加工型中小企業的訂單流失與國內的成本和政策因素有關,也是國際紡織產業分工和布局結構調整的結果,但如果這類訂單轉移過快,就會造成企業停工面積進一步擴大。”王天凱說。
預測——
規模以下中小加工型企業面臨的困難將更加突出
2012年紡織行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仍然十分復雜,特別是上半年形勢可能較為嚴峻。一方面,預計國際市場需求增長仍將疲軟,出口企業面臨的需求不足、競爭壓力和貿易摩擦將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在原料價格波動、勞動力等要素價格上漲、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未得到實質改善的情況下,紡織行業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困難。
王天凱預計,2012年紡織行業增速將較上年有所減緩,其中行業出口和效益增速下降幅度將更為明顯,規模以下中小加工型企業面臨的困難將更加突出。盡管如此,他還是對行業前景保持樂觀。
“紡織服裝作為生活必需品的基本屬性,決定了國內外市場需求并不會出現大幅度的萎縮,”王天凱分析,去年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內銷產值達40101.1億元,同比增長30.3%,內銷產值占銷售產值的比重達到82.9%,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內需對紡織業的貢獻正在繼續擴大。“隨著通貨膨脹壓力逐步得到緩解,紡織服裝國內需求仍有條件穩步擴大,繼續成為紡織行業發展的首要支撐。”
與此同時,趨緊的外部環境形成的市場倒逼機制,也將帶來新一輪行業洗牌,促進紡織業加快調整升級。
一方面,中小微型企業和沿海地區出口加工型企業將面臨更大壓力。“2011年10月,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拓寬小微型企業融資渠道的政策措施,但落實效果在紡織行業中尚不明顯。”王天凱認為,紡織企業資產規模小、盈利有限的行業特點難以發生根本改變,一系列服務于中小企業融資的體制、機制建設將是長期的漸進過程,企業資金鏈風險仍需高度關注。
另一方面,受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行業的總量矛盾將會突出,國際貿易摩擦可能加劇。“越是困難時期,紡織業越是要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市場秩序和貿易行為,防止過度競爭。同時,企業也應加快推進結構調整,扎實練好內功,努力開發新產品、新渠道和新市場,過冬迎春。”王天凱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