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連連虧損 2012年內磷酸鹽形勢不樂觀
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導致國內磷酸鹽產業鏈均出現低迷走勢,而2012年,這一情況或將加劇,業內對磷酸鹽行情并不看好。
行情黯然失色 企業連連虧損
2011年,磷酸鹽行業除面對巨大產能與有效需求嚴重背離之外,還面臨磷礦石大幅漲價、電力價格上調、人力費用陡增、運輸物流成本上升等增本減利因素。特別是由于云貴地區持續干旱,水電資源匱乏,電力緊張程度為5年來之最,加之全國民族運動會期間,貴州黃磷幾乎全線歇業,造成兩個黃磷大省開車率較低。而兩省黃磷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60%以上。諸多因素導致母體原料黃磷制造成本逐季攀高,由年初的12000元(噸價,下同)一路上漲,至四季度已漲到16500元以上,并通過產業鏈將高成本傳導給下游磷酸鹽產品。
由于下游需求不足,雖然黃磷價格居高不下,但磷酸鹽價格難振,走勢異常疲軟,行業開工率較低,庫存稀少,企業普遍虧損嚴重。全年市場整體波瀾不驚,只是在某項政策出臺或整體庫存消耗殆盡時,偶爾出現一波短暫的脈沖行情。
政策環境趨緊 約束因素增多
2012年,考慮到國內政策環境,以及磷酸鹽固有的“兩高一資”屬性,其生存艱難度不會好于2011年。中國化學礦業協會于2011年公布了《化工礦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要求在“十二五”期間建立磷礦產地資源儲備機制,實現礦山企業規模化、集約化整合,實行采選加工集中、一體化發展。此舉在2011年內雖然尚未促成實質性的磷礦資源整合行為,但卻引發磷礦石新一輪漲價,目前湖北品位28%以上的磷礦石坑口成交價已近600元。按每噸黃磷耗10噸磷礦石計,僅此一項就是6000元,對黃磷成本抬升力度明顯。
黃磷屬高耗能行業,單位產品耗電高達15000千瓦時,電力成本占比在65%以上。鑒于黃磷能耗高,一些業內企業試圖另辟蹊徑,避開高耗能的熱法磷酸路線,改走濕法磷酸途徑,以期降低產品成本。然而,2011年工信部出臺的《磷銨行業準入條件》中明確規定:3年內,原則上不再新建或擴建濕法磷酸及配套的磷酸一銨、磷酸二銨裝置,按照區域規劃搬遷項目除外。搬遷的新建或改擴建項目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有關政策規定。現有濕法磷酸裝置,必須有效解決污染方能運行。濕法磷酸被叫停,緣于該工藝要產生大量磷石膏,無法消化處理,其中多種有毒有害微量元素對環境污染極大。這項措施無疑對濕法磷酸形成了抑制,熱法磷酸還將是磷酸鹽的主流工藝,在高能耗不可避免的同時,2012年,整個磷酸鹽行業必定與高成本相伴,預示著行業運行質量難以改觀。
市場需求不旺 出口遭遇阻力
磷酸鹽的傳統工業用途主要為洗滌助劑、陶瓷助劑、水處理劑、金屬表面處理劑等。然而,大宗產品三聚磷酸鈉作為洗滌助劑隨著禁磷范圍擴大而產量銳減,國內70%以上地區不再將其作為助劑,其最大工業用途由此消失。同時,由于近年來汽車業增速回落,對金屬表面處理劑磷化液的需求趨緩。而磷酸鹽的其他工業用途多年來并沒有出現增長,所以總體需求不旺,市場開拓緩慢,新用途研發不足。業內企業為優化延長產業鏈,紛紛開發食用級、醫藥級、電子級等磷酸鹽深加工產品。但無奈市場容量不大,其總體占比不足10%。
由于黃磷及其磷酸鹽品種的資源加能源特征明顯,近年來受出口政策調控頻繁。目前出口仍執行關稅20%,這對于黃磷這個微利或虧損行業來說,稅負水平并不低。同時,在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實施的《關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的通知》中,有10余個磷酸鹽品種被覆蓋其中,這無疑增加了出口企業的運行成本。如按當前磷酸鹽價格,以執行出口退稅率5%計算,每噸產品增加出口成本350~400元。這種增本因素,除了具有礦電磷一體化的優勢企業之外,一般企業都難以消化,企業寧可停產,也不會貿然出口,徹底喪失了出口動力。
此外,中國作為傳統磷酸鹽出口大國,如今卻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行業競爭。同時,歐盟或將徹底禁磷洗滌劑,這對中國磷酸鹽的出口將是重大打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