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全年呈漲價態勢 紡織企業仍叫苦不迭
2011年,中國服裝價格始終處于上漲態勢,但針織企業仍叫苦不迭,表示利潤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嚴重下降,部分中小紡織企業甚至不得不停產止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1-10月份,服裝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4.5%,比2010年同期回落1.31個百分點;零售量同比增長4.17%,比2010年同期回落8.16個百分點。服裝銷售單價同比上漲19.52%。
據前瞻數據中心監測,2011年1-10月,我國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274.33億美元和244.12億件,同比分別增長21.37%和0.07%。服裝出口數量增幅較2010年同期增幅減少13.81個百分點。盡管2010年底出口價格上漲明顯受抑,但從全年來看,仍然是出口單價提升直接帶動了出口金額的大幅上漲。
原料成本
“目前,優質綿羊皮的價格已經從每英尺24元漲到了每英尺29至30元,裘皮價格也從每英尺28元飚升到了每英尺52元,幾乎翻了一倍,牛皮的價格也上漲了50%。”廣東一家皮革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皮革原料價格的漲幅已超過四成,面對現狀,企業不得不在“保利潤”還是“保客戶”之間做出艱難的選擇。該負責人稱,很多企業只能選擇犧牲利潤來保住一些客戶。
與皮革相似的還有棉花。自從2010年以來,棉花價格便一路飛漲,被廣大業內人士戲稱為“瘋狂的棉花”。面對棉價瘋漲,受影響的主要是外貿出口型面料企業和上游的棉紗生產企業。其中,尤其以純棉為主要原料的小型企業所受到的沖擊和損失最為嚴重。
2011年2月,福州一家小型紡織企業的老板羅西給一位訂購平絨面料的客戶報價為22元每米。然而,從客戶下單之后到5月份提貨時,按照當時棉花的價格生產每米這種面料價格需要達到24.5元才能盈利。但客戶依然按照合同價格約定的22元每米付款。這樣一來,羅西的利潤就損失了。而這樣的損失,只能由企業自己承擔。
在曾經赫赫有名,集聚了數百家大大小小服裝加工企業的深圳羅湖區坳下村,已經很難聽到工廠開工時電動縫紉機隆隆的機器聲。當地一位從事服裝加工的企業老板劉全德說,以服裝面料來說,去年棉花一下子從每噸1萬多元上漲到3萬多元,為了節省成本,很多服裝企業就盡量選擇化纖面料,產品品質大幅下降,導致大量產品滯銷。另一方面,不少企業則在棉花價格的高點囤積原料,隨著今年棉花價格從每噸3萬多元一下子回到1萬多元,很多老板都賠得傾家蕩產。
人工成本
在連續參加20年共40屆廣交會以后,深圳紡織出口企業老板何先生把經營數十年的企業關閉了。他算了一筆賬,訂單縮減到不足原來的1/10,人工成本上漲到兩年前的一倍多,勞心勞力。如果遣散員工出租廠房作為辦公樓,每年穩賺過百萬,省心省力。
維泰斯是深圳家紡出口龍頭企業,該公司董事長曾祥金說,訂單利潤攤薄,賬面上算有錢賺,真正落到口袋接近于零,公司工廠處于維持狀態。而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已經高到幾乎無法承受,就算這樣,仍然請不到、請不夠工人,即使請到了,也難以做到按時交貨。
浙江一家皮衣企業負責人透露,由于皮裝主要通過手工縫制,車工的年薪保底價今年為5.5萬元,去年只有4萬多元,至少漲了25%,一些技術較好的師傅一年的工資已漲到7萬元—7.5萬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