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兼并重組將上演 樓市哀鴻遍野
調控之下,樓市成交量持續下滑,行業洗牌加劇。
一些大型房企創造出驚人業績而很多中小型房企為了“保命”不得不賣股權為生。一場“大魚吃小魚”的游戲正在房地產市場上演。
萬科銷售破千億
樓市調控之下,房地產行業走入弱市,成交量迅速萎縮。然而,在行業不景氣之下,仍有開發商實現業績快速增長,甚至超額完成銷售目標。
萬科、恒大已經率先傳來捷報。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2011年,萬科實現銷售面積1075.3萬平方米,銷售收入為1215.4億元,同比分別上漲20%和12%;恒大實現合約銷售面積1200多萬平方米,銷售額為800多億元,同比分別增長近55%和近60%。
業內人士認為,萬科和恒大等開發商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業績,是憑借高周轉戰略。“在2011年信貸緊張,資金成本很高的特定環境下,高周轉顯然已成為眾房企的追求目標,"快進快出"提高效率使企業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
而走品質路線的綠城、富力等企業則追求品質帶來的高毛利率和土地升值溢價帶來的超額利潤,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發展空間反倒受到了一定程度限制,因此業績下滑較多。
小型房企多賣股
去年12月,陜西雄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6800多萬元的價格出售了65%的股權;青島中潤置業有限公司賣出100%的股權,換回6900多萬元;東福名城(常州)置業發展出售52%的股權,獲得5.2億元……
去年,中小開發商出售股權的案例不斷,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僅去年12月內,就出現了22宗房地產企業規模股權交易(交易額超過千萬或股權變動比例超過10%),總交易金額達到103億多元。而其中的16起,股份變動比例超過了30%。同時,房企股權變動還出現了向二三線城市蔓延的趨勢,超過六成集中在部分二三線城市。
而縱觀去年全年,房地產行業規模股權變動超過124宗,交易金額471億多元,遠超2010年的84宗165億多的規模,同比分別上漲近48%、185.5%,均創造了歷史新高。
據統計,目前北京產權交易所和上海產權交易所有關房地產類的掛牌共41宗,其中涉及股權類的交易掛牌達到了18宗。專家表示,“大部分掛牌企業都屬于資金缺乏,售股過冬類型”。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樓市調控將繼續維持一定力度已經是大概率事件。受此影響,今年開發商出售部分項目或者股權的交易將會非常普遍,規模股權交易很可能突破千億。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