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壓力大 2012年銀行業盈利增速或降至20%
2011年,政策頻頻出臺:6次上調存準率,3次加息。在緊縮之年,銀行業盈利增速維持在30%左右。
2012年的銀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宏觀政策環境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
在這種宏觀經濟政策環境下,銀行業將面臨怎樣的新挑戰?
盈利增速或降至20%
談起今年銀行業的盈利情況,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和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一致認為,2012年銀行業的盈利增速或降至20%。
交行的研究報告預測,受貨幣政策收緊、貸款新規深入實施、跨境資金流入放緩和理財產品迅猛增長等因素影響,預計2012年銀行業生息資產增速將小幅下降至14%左右,對凈利潤的拉動作用將從2011年的17%下降到15%左右。同時,凈息差因素對上市銀行凈利潤的貢獻作用將下降到1.5%左右。
該報告顯示,手續費收入對銀行凈利潤增長的貢獻將從2011年的3.3%降低到2012年的2%左右。另外,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央行和銀監會隨后召開的會議透露出的信息是: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優化信貸結構和“有保有壓”。這被不少專家解讀為今年信貸微松。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戰略管理部副總經理宗良認為,2012年的新增信貸規模大約為8萬億,綜合各種因素來看,信貸投放保持13%-14%的增長是比較合理的區間。由此可見,信貸供求關系將比2011年有所改善,預計貸款收益率趨于下行。在連平看來,貨幣政策趨于放松的信號已經釋放。受此影響,銀行與理財產品掛鉤的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收益率也將下行。
銀行最大壓力來自存款
“2012年銀行最大的壓力將來自于存款。”連平一針見血地指出。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截至2011年11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6%,較2010年末降低4.3個百分點;而人民幣存款余額卻只同比增長13.1%,較2010年末大幅回落了7.1個百分點。
“存款增速和貸款增速一般來說是基本同步的,但是2011存款增速比貸款增速要慢很多”,連平表示,一是因為流動性不足,作為存款最主要和直接來源的新增貸款規模下降,其創造出的存款規模自然隨之下降。
二是貨幣乘數明顯下降,存款創造能力減弱。貨幣乘數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存款準備金率持續提高,因貸款新規實施、要求實貸實付而導致存款派生速度下降,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三是2011年以來理財產品呈爆發式增長。理財產品的大量發行直接導致居民存款下降,這些存款通過各類理財產品最終轉化成了企業存款和同業存款,而同業存款不計入總存款。而這種情況在2012年可能有所好轉但很難根本改變。”連平認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