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劇增風險加大 糧農呼吁政策調控
作為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和未來增產潛力最大地區,東北3省2011年糧食實現8連豐,突破1億噸,約占全國糧食總產量19%。日前從10多個產糧大縣發現,在連續多年豐產背后,眾多種糧農民正遭遇生產成本高、經營風險高和生活花費高等新問題,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出現一些值得關注的新情況。
成本急增風險大 缺錢種地難獲利
遼寧省大石橋市石佛鎮前房村第3村民組村民董春波和老伴一起種8畝水田。他說,2011年能打水稻1萬多斤,一年下來各項費用合計9812 .3元,主要包括化肥2041元,拉地脫谷1280元,農藥1247元,收割1200元,插秧960元,育苗894.3元,水費800元,土地平整480元,拉秧350元等。老董說,水稻還沒有賣,按照目前市場每斤1 .4元的收購價計算,每畝成本投入1226元,凈收益670多元。與2010年比較,一畝地收益變化不大,但成本增加了200多元。
此前,相關機構對吉林省13個玉米種植調查點的走訪調查顯示,受年內通脹環境下物價水平整體上漲帶動,種植成本比2010年增幅多在15%至20%之間,其中以種子、化肥和人工成本上漲最為明顯。
黑龍江省海倫市統計部門進行的抽樣調查表明,農民人均農業生產支出花費2010年比2004年增長了86%,但同期人均農業生產凈收益增幅不到50%。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簡稱“前郭縣”)統計年鑒提供的數據顯示,農民人均農業生產支出花費從2004年的1255元,漲到2010年的3541元,但同期人均農業生產凈收益僅由3039元增至4251元。生產成本漲勢明顯,而收益未能同比例增加,投資回報有所下降。
農業部前不久頒布的《全國種植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顯示,近年來,受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原材料漲價影響,化肥、農藥、農膜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呈上漲態勢。加之農業人工費用不斷增加,推動了農業生產成本逐年提高。這份規劃還指出,從今后趨勢看,糧食生產逐步進入一個高成本時代。而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價格提高又受諸多因素制約,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的問題日益凸顯。
黑龍江省青岡縣建設鄉雙富村支部書記盧丙華說,全村現有耕地近1.2萬畝,常住農戶320戶、1350人,其中種糧面積超過100畝的大戶有20多個。大伙兒現在主要擔心,種地雖然掙錢,但與過去相比,本錢越來越多。今后沒錢投入,根本掙不到錢。一些人花錢購買各類農機,如果將來糧價下降、種地賠錢,這些借錢買的機械就成為累贅和負擔,種地經營風險越來越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我國農民目前主要收入來源有4項,分別是以農業生產為代表的家庭經營收入、以外出務工為代表的工資性收入、以獲取各類補貼為代表的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其中,家庭經營收入占49%,工資性收入占40%,轉移性收入占7.7%,財產性收入占3.3%。
對于今年來娘家瘋狂上漲,農民表示擔心,稱糧價漲的太快、太高就意味著將來會跌得狠?,F在糧食生產進入高成本時代,對此,農民們呼吁宏觀調控,避免糧食價格波動太大,出現產能過剩和產業衰退等問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