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痛”變“長痛” 明年輪胎市場更加不樂觀
天然橡膠漲價引起成本上升、全球經濟低迷以及今年來國內輪胎產業的多起“事故”,導致輪胎廠銷售不佳,輪胎庫存壓力明顯,對于明年的市場形勢業內人士都表示擔憂。
“明年可能比今年更難,形勢更復雜,各企業要么降低開工率,要么壓庫存。原來是陣痛,現在可能是長痛,2~3年內可能都比較困難。”雙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章萬友這樣認為。
“2011年是十分糾結的一年,2012年將是非常具有挑戰的一年。國內外汽車產銷量的增速都在下調,輪胎需求增長不大,但產能卻急劇增加。因為受4萬億元投資拉動,輪胎行業2009年掙了很多錢,刺激了投資熱情,當時上馬的不少項目將在2012年投產。現在我們已經感到全鋼胎過剩的壓力了,停產減產也沒能讓行業的整體庫存量降下來。半鋼胎方面,大王莊那邊新上的項目,年產500萬條都算小的,大的號稱年產能力達到2000萬條,這些項目要是全部投產,全球都將過剩。”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輪胎銷售總公司總經理倪潔人說。
廣州市華南橡膠輪胎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向東告訴記者,明年11月正式生效的歐盟標簽法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什么級別不準進入,但歐盟消費者一向比較理性,標簽法實施后其市場消費的變化有多大,消費類型的側重會不會改變,都應給予關注。而且,2011年歐洲沒有出現惡劣天氣,可歐洲經銷商在第二和第三季度囤積了大量的冬用胎,占用了多少資金,對今后的銷售有多少影響,現在也還不清楚。加上新興經濟體的增速在放緩,巴西、南非等貨幣貶值,出口市場不容樂觀已是不爭的事實。
“天然膠價格也不太樂觀。”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耀嶺說。他10月去泰國時發現,以前泰國天然膠加工基地主要在南部,現在泰國北部有好幾個大規模的工廠在建,這些工廠加工技術好、規模大,對今后的天然膠價格必定會產生的影響。膠價波動,企業的經濟運行就不穩定。
業內專家表示,2012年的國際形勢比2011年更加嚴峻,出口的障礙可能會更多。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歐盟地區經濟不景氣的問題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美國和日本的經濟復蘇程度不如預期,都將影響我國輪胎出口。內需方面,拉動國內經濟的“三駕馬車”不太可能出現大的亮點。4萬億元投資收尾工程和新興產業對輪胎市場的拉動將比較有限。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汽車產業2011年的增速只有3%左右,2012年增速預計在6%~8%,拉動也比較弱。綜合來看,明年的輪胎銷售前景將比今年更困難。但增速放緩,也給企業帶來了調結構、轉方式的好時機,規范工藝、增加信息化手段、探索現代營銷網絡模式,可能企業會收獲更多。
有人說輪胎行業是起的比雞早,睡的比驢晚,利潤比紙薄。“在同質化時代,技術領先,并提供超值服務者,還是能夠盆滿缽盈的。而且是信息先得者,腰包先鼓。”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發榮說,全球環保浪潮下,主動出擊已成必然趨勢,提前研發創新才能不被淘汰。不同市場、不同車型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對產品進行精準定位,產品才能更具競爭力。
2011年,中國輪胎行業雖增速加快,經濟效益亦有平穩提升,但行業利潤率明顯下滑。明年,輪胎行業面對的是更加復雜的市場形勢,挑戰與機遇并存。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