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過山車 明年全國植棉意向面積同比減8.2%
與去年的棉花價格大漲不同,今年3月以來,棉花收購價格持續下降。同時,棉農種棉的熱情也慢慢的冷卻了下來。
據悉,11月下旬,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儲棉”承建的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在全國范圍展開2012年度棉花種植面積意向調查。涉及15個省自治區、89個植棉縣市、團場、4493個定點植棉信息聯系戶。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植棉意向面積7294.1萬畝,同比減少647.6萬畝,減幅8.2%。
業內人士表示,在與棉農的溝通交流中發現,由于棉價大幅下跌再加上農資價格不斷攀升,今年棉農幾乎賺不到錢,有些棉農打算明年縮小棉花種植面積。
棉價過山車棉農心理落差大
從今年1月份至今,國內棉價呈倒“V”字形走勢。中國棉花價格指數自1月4日的27516元/噸,一路上揚至3月8日的31241元/噸。此后“風云突變”,棉價急轉直下,4月2日為29852元/噸,6月14日棉價則跌至24551元/噸。昨日12月26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已經暴跌至19156元/噸。
“去年棉花價格處于高位,棉農對今年種棉的收益預期很高,然而今年棉價的大跌讓棉農產生了極大的心里落差。”四川省遂寧市的一家大型棉紡織企業的供銷部長何先生表示。
12月22日,中儲棉在國資委網站撰文稱,今年,國家為遏制物價過快上漲,實施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金融機構信貸投放受到嚴格控制,加上外部需求減緩,下游紡織企業紗布產銷形勢低迷,使得市場供給壓力增大,國內棉花期、現貨價格持續回落,收購企業不斷下調籽棉收購價格。同時,棉副產品特別是棉籽價格受下游棉油、棉粕等油料與飼料市場銷售乏力影響,棉籽報價由10月初的1.1元/斤一度跌到11月末的0.9元/斤,跌幅18.2%,遠大于本年度以來皮棉價格的下跌幅度,進一步拖累籽棉價格走低。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11月末,全國3級籽棉收購價格4.01元/斤,較10月初價格下跌0.21元/斤,跌幅5%。從月度均價來看,在收購旺季的10-11月,全國3級籽棉收購均價4.14元/斤,較去年同期價格下跌1.78元/斤,跌幅30.1%。
“市場對歐債危機升級的憂慮加重,促使美元指數走高,從而對商品期貨走勢構成壓力,CRB指數遭受重挫,紐約棉花期貨價格跌至一年多來最低水平;在全球供需盈余超過250萬噸的壓力下,棉商紛紛降價促銷,大幅調低現貨報價。”中儲棉于12月21日在國資委網站撰文稱,12月16日,紐約棉花期貨2012年3月合約結算價86.3美分/磅,較上周下跌4.1美分/磅,跌幅4.6%。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6914元/噸,較上周下跌948元/噸,跌幅5.3%;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7320元/噸,較上周下跌939元/噸,跌幅5.1%。
基本面上,全球紡織消費未見起色,美棉出口簽約情況陷入低迷,截至12月8日,美棉累計出口量僅49萬噸,遠低于美國農業部246萬噸的出口目標,本年度剩余時間內,美棉平均每周需裝運近6萬噸,遠高于目前周均2.5萬噸的水平。初步預計全球棉花消費量將進一步下調,國際棉價繼續面臨下行壓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