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十年”下陰影重重 醫藥行業承壓
由于國家支持再加上宏觀趨勢使得醫藥行業未來10年高速增長成為大概率事件,但值得關注的是,受制于成本壓力和藥品價格下降的影響,近一年來醫藥企業的利潤空間正在受到擠壓。
行業內部的大部分細分行業的整合將是一個必然趨勢,而國家擬將出臺的政策也將推動這一整合,未來醫藥行業將在政策驅動下加速行業內部整合,提升單位資產的收益率,在這一力量的推動下,相關企業將面臨重要的投資機會。
成本上升壓力明顯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醫藥制造業的整體成本壓力較大,行業整體毛利率水平在2011年8月已經下滑到27.20%。全年主營業務成本增速明年快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速水平,其中累計同比增速顯示,2011年10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速為30.29%,而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速為33.95%。
受成本驅動的毛利率下滑影響,醫藥板塊表現不佳。2011年1-11月,醫藥生物板塊跑輸滬深300指數8.09個百分點,跑輸中小板指數5.13個百分點。上半年醫藥生物板塊走勢大幅弱于大盤,下半年隨著政策環境回暖,走勢逐步趨強,相對于大盤跌幅收窄。化學原料藥和化學制劑跌幅靠前,成本壓力較大的中藥類亦出現了較大的回調,而處于行業高景氣階段的醫療器械行業和醫療服務跌幅相對較小。
目前,醫藥板塊絕對估值(TTM整體法剔除負值)處于三年行業均值中和-1倍的標準差之內,處于合理的區間,但相對滬深300和全部A股的估值分別為2.96和2.37倍,位于估值高位。這主要由于滬深300的權重股中如銀行、地產等受經濟政策的影響,該部分的估值處于歷史的低估值階段,從而以此為對比的相對估值持續走高。
行業政策促進內部整合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國務院、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多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加快產業內部結構調整,鼓勵技術創新,對創新企業給予扶持。先期公布的規劃有“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十二五”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這些規劃要求促進醫藥流通行業集中,發展疫苗、單抗等先進生物醫藥技術,關注疾病預防和新型診療技術應用,提高基層醫療水平。這些規劃出臺有利于創新型、綜合實力強的企業勝出。
展望“十二五”次年,預計要出臺的規劃有中藥產業“十二五”規劃、醫藥包裝行業“十二五”規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醫療器械產業科技發展專項規劃2011-2015等。
目前,醫藥改革建立了基本藥物制度,醫療保障覆蓋全面,下一階段的目標是繼續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繼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推進醫藥制造業和流通環節深度整合。
醫改政策將主要致力于:第一、改善基層醫療機構軟硬件水平,合理分流患者;第二、覆蓋面初定后控制支付額,主要藥品價格控制、招標方式;第三、國家基藥制度構建,合理用藥,規避大處方等。尚待解決的問題包括:第一、藥品流轉環節過多,價格虛高;第二、醫院管理改革,即藥品價格改革等關鍵環節;第三、基藥目錄增補,為滿足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用藥需求。
預計今后國家將加大對衛生費用控制力度,使用各種手段破解藥養醫難題。藥品使用集中度提升,不合理用藥現象得到遏制,政策疊加效應顯現,各品種和生產企業分化加劇。
2011年初以來,出口萎靡、藥品價格下跌、中藥材價格飛漲、抗生素管理趨嚴等諸多因素讓醫藥行業遭遇了較大壓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