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抗令”致業績下滑 抗生素企業受考驗
“以藥養醫機制是造成抗生素濫用的根本原因。”杭州市衛生局副局長滕建榮分析說。
滕建榮坦言,接受抗生素整治培訓一部分醫院院長們已開始向他抱怨:醫院的財政怎么支持運作?“以藥養醫大家都痛恨,但誰來解決,誰來破題?怎么破題?”
11月剛剛被曝光的云南師宗縣人民醫院,展示了改革的另一種可能。這家醫院要求各科室在近一個半月的時間內用完快到期的抗生素,并規定“未按規定使用完者將扣除當月績效獎金”。
“必須靠綜合改革從根本上鏟除‘以藥養醫’的土壤,建立新的運行機制,保障醫生收入。”曾受國務院醫改辦委托參與相關調研的姚嵐指出,改革關鍵要保證醫保、一般診療費、財政補助三種補償來源,“真正核心的機制,還是在于財政體制的配套調整。”
獸用抗生素:被忽視的濫用
如同一列失控的高速列車,養殖中的獸用抗生素濫用,其危害并不低于醫療濫用。
牛奶、雞蛋、肉類……肖永紅教授的調查證實:國內每年生產抗生素21萬噸,其中9.7萬噸用于動物養殖。
“這意味著,人體被動地接受了抗生素,一旦生病,醫生不好估計耐藥性,將給就診增加困難。”楊志寅說。
廣東省農科院原副院長莫棣華說,雖然中國政府也禁止把人用抗生素藥物的原粉加到飼料里,但在廣大的農村,監管很難到位。
養殖過程中添加抗生素已成習慣。過量使用也讓動物產生了耐藥性。莫棣華舉例說,在上世紀60年代用青霉素只需要40萬單位(藥物單位)一頭豬,但現在打一兩百萬單位也很難有效果。而由于食肉者體內的抗生素殘留,其耐藥性同樣顯而易見。
海關的檢查報告顯示,出口產品中,因抗生素殘留而被拒絕通關的已經占到20%。深圳市龍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員在一篇研究論文中透露,在一份對肉類食品中慶大霉素殘留的檢測便發現,64份肉類樣品,9份超過標準,陽性率14.08%,殘留率較高。
幸運的是,全面禁止在動物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已經在計劃之中。“農業部門已經有一個計劃表,但從目前來看,這依然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莫棣華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