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上調打破平衡 電石漲價氯堿企業承壓
在開工率連年不高的背景下,氯堿行業演繹了“一邊擴能難遏制,一邊退出步履維艱”的一幕。業內人士坦言,氯堿行業“十二五”期間結構調整壓力會越來越大。
而臨近年末,原本沉寂的電石市場和氯堿行業被一紙電價上調方案打破了平靜。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繼西北地區廠商陸續上調12月報價后,電石漲價趨勢已蔓延到華北地區,近日天津地區電石報價大幅上調100元/噸,漲至3950元/噸。由于一次漲幅超過預期,華北等地的氯堿企業甚至出現了電石搶購潮。
作為資源消耗品,電石的主產地為西北地區,但電石主要下游氯堿廠多集中在山東、華北地區,上下游產地并不匹配。中國氯堿網資深分析師史新龍表示,天津地區電石報價此次大幅上漲,應該理解為一次到位的補漲行為。12月初電價上調后,西北地區電石廠以50元/噸為漲價單位上調價格,起初沒有被華北地區的氯堿廠接受,僵持一段時間后,后者不得已妥協。
氯堿、燒堿是典型的耗能大戶。據了解,執行發改委的電價上調方案后,各地電石成本價格將增加70元~150元/噸不等,而單噸電能耗為2600度的燒堿,成本理論增加值在50元~100元左右,聚氯乙烯(PVC)成本增加值更是高達150元~330元/噸,并且實際成本增加值要高于上述理論成本。
從某東部氯堿上市公司了解到,由于產能嚴重過剩,PVC向下游傳導成本漲幅的空間幾乎沒有,對氯堿企業的PVC生產線而言,電價上調無疑是雪上加霜。
不過,專家表示,氯堿企業普遍存在以堿養氯現象,即便PVC虧損,但由于燒堿產品前期利潤空間大,兩堿平衡后,企業仍有開工動力,因此,前期氯堿行業開工負荷整體偏高,對電石的需求也很大。
不過,隨著近期電石成本上漲,以及燒堿價格開始出現觸頂回落跡象,分析人士認為,后期氯堿廠的利潤空間已十分有限,山東、廣西、河南以及部分西南省市已經出現PVC工廠因為難以維持成本而降低負荷的現象,若電石價格繼續走高,氯堿工廠開工率還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明年1至2月的PVC供應水平。
同時,也有觀點認為,近期國內燒堿市場供需偏緊,下游需求良好,盡管國家上調電價提高了氯堿企業的成本,但未影響市場主流家,預計燒堿市場將維持平穩運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