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銀行業陷恐慌 中國銀行業2016年崩潰
近期,有份調查顯示,全球1097個投資者中,有61%的人認為中國的銀行業會崩潰,時間在2016年之前。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如今對中國經濟感到擔憂的人越來越多。當然,不只是中國,全球銀行業都在歐債危機的沖擊下面臨的重大威脅。
在債務危機的中心地區――歐洲,銀行業受到的沖擊顯然是最為嚴重的。近期,至少有兩家主要的歐洲銀行采取了緊急措施應對可能出現的更大危機。
“歐洲大多數銀行已資不抵債”
據當地媒體報道報道,為了避免接受政府援助,德國商業銀行目前正與有關方面進行談判,準備將可疑資產轉移給一家政府所有的“壞賬銀行”。而法國第三大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集團也在醞釀關閉部分業務,同時計劃提高準備金水平,削減成本,并減弱對市場借貸的依賴。
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邁克爾·普拉特本周表示,歐洲大多數銀行其實已經資不抵債,隨著歐元區債務危機深化,2012年的形勢會變得更加糟糕。普拉特是對沖基金BlueCrest資本管理的創始人,后者管理的資產為300億美元。普拉特表示,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銀行未來幾個月將發生儲戶擠兌現象。
43歲的普拉特坦言:“只要有可能,我就不會保留一丁點跟銀行有關的風險敞口。”他認為,如果跟對沖基金一樣每日按照市價入賬,歐洲大多數銀行都已經陷入資不抵債的狀態。
普拉特說,上周歐盟峰會的結果讓他很失望,歐盟領導人過于關注削減預算,而緊縮財政最終會導致歐洲經濟增長放慢,讓債務危機更加惡化。他認為,歐洲央行向經濟中注入巨量資金才是危機解決之道,可惜央行沒有這種授權。
歐洲銀行的可信度,已經漸漸成為一個全球性話題。美聯儲的數據顯示,5月份迄今,包括歐洲銀行在內的外資銀行在美國當地分支機構的存款已經下降20%,至8770億美元,表明這些銀行的客戶正在把資金轉移到其他地方。
全球銀行業危機一觸即發
而可能令局勢更糟的是,歐債危機可能引發一場席卷全球的銀行業危機。業內人士指出指出,全球銀行業日益出現不堪歐洲危機重負的跡象。近期歐洲銀行間拆借市場的美元借貸成本已達到兩年多新高,而部分銀行已出現資金緊張的初期苗頭。
即便是在9日的歐盟峰會以及五大央行聯手降低融資成本的“重拳”之后,美歐市場的美元融資利率仍居高不下。倫敦銀行間市場三月期美元借款成本近期穩步上升,各大市場的美元借款成本現在已經達到2009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