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短缺 部分氣頭尿素企業將被迫退出市場
近年來,每當天氣轉冷、民用天然氣量增加時,化肥企業供氣量就會大幅減少,迫使眾多企業減產甚至停產。再加上國際天然氣價格上漲,國內天然氣需求的拉動,導致今年冬季國內天然氣供應存在相當大的壓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肥料行業研究員分析,未來5年內,我國將有600萬噸產能的氣頭尿素企業退出市場,或改變原料,以煤替代天然氣,這種趨勢在今年冬季會更加突顯。
作為全國最大的氣頭化肥生產基地,四川化工控股集團年設計用氣量26億立方米,尿素產能243萬噸/年,2010年供氣量為12.8億立方米,今年供氣量只能滿足企業40%的生產需求。導致目前6套氣頭化工裝置已停運4套,另外一套也因供氣不足,將于近期停產。
因為缺氣,重慶建峰化工有限公司投資近30億元建設的45/80(年產45萬噸合成氨、80萬噸尿素)項目,于2010年8月建成后,連試生產都沒有完成,就被迫全面停產。其一期項目今年1~4月停氣,5月開始恢復供氣后,至今只能維持70%負荷運行。赤天化集團、云天化集團等西南地區的化肥企業,目前的化肥裝置負荷率也只有70%。
就連中石化的下屬企業四川美豐化工股份公司,也備感'吃不飽'。四川美豐化肥裝置設計年產能為100萬噸尿素,年需天然氣6.1億立方米,而實際年供氣量只有4.1億~4.3億立方米。
西南地區現有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和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兩大天然氣供應商。其中,普光分公司主要為川氣東送工程供氣,分流給西南地區工業用戶的氣量很少。而在很少的工業用氣中,一部分供給中石化下屬企業,另一部分被中石化齊魯石化分公司達州年產30萬噸合成氨、48萬噸尿素,以及中石化四川維尼綸廠年產30萬噸醋酸乙烯等項目'瓜分',無力照顧其他工業用戶。而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商,西南油氣田分公司的主力氣田已經過了豐產期,產氣量年遞減率達12%~18%。而西南地區天然氣需求增速異常迅猛,日均需求量達4100萬立方米,實際日供應量不足3600萬立方米,高峰時供氣缺口達1000萬立方米/日。因此,在天然氣供需矛盾突出的冬季,化肥企業供氣量往往會大幅減少甚至停供。
因此專家提醒:在全國天然氣總體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如果不盡快理順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取消化肥用氣優惠政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供氣單位屆時依然會以各種理由減少甚至停止對化肥企業供氣,氣頭化肥企業面臨的困境仍將持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