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貨充斥家電市場 行業健康發展受威脅
此外,消費者對山寨產品的需求也是原因之一。山寨家電具有廉價的特點,通常山寨家電的價格只有正品的三分之一,商家也會故意打出“優惠促銷”、“讓利”等口號忽悠消費者,很多貪小便宜的消費者一時不查,就中了山寨家電的圈套。對于山寨這一現象,消費者的感情也十分“復雜”。一方面,在手機、電腦等高科技產品領域,山寨產品滿足了一些中低端消費者的需求,因此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但另一方面,以山寨家電、山寨食品為代表的山寨產品,因其在質量方面缺乏保障而引起了消費者的反感。特別是山寨家電這樣使用周期較長的產品,一旦在使用過程中發生質量問題,就可能危及用戶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綜上所述,法律監管方面存在漏洞,違法懲戒成本低,加之消費者對于低價商品確實存在需求,就造就了山寨產品泛濫的局面。
肅清亂象需多方共同配合
山寨產品“傍名牌”的亂象亟待肅清,而這需要消費者和監管部門的共同配合。
消費者不要為了貪圖小便宜而選購山寨產品,以免出現問題時維權無門,而應盡量通過正規銷售渠道購買。知名品牌一般都會選擇包括蘇寧、國美等家電賣場出售產品,這些優勢渠道商對品牌有所要求,會進行鑒別篩選,一般不會有假冒產品出現。另外,不少家電品牌也都有自己的直營店或者地區經銷店,目前比較知名的家電品牌都有自己的官方網站以及全國統一的售后服務電話,消費者可以通過上網查詢以及電話咨詢了解所在區域的直營店或者經銷店是否正規。為了防止不慎購買到山寨家電,消費者還應積極培養自身辨別正品和山寨品的意識。如果不小心買到了山寨貨,也應主動向當地工商部門舉報。
前瞻產業研究院家電行業研究院表示,監管不力是造成山寨家電亂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商標法對歧義商標注冊早有明文規定,山寨貨橫行并非不法商家高明,而是監管力量太弱。因此,要從源頭上杜絕山寨貨橫行,一方面急需完善監管體系,加強執法力度,另一方面必須降低消費者和正品企業的維權成本,提高山寨商家的違法成本形。
另外,銷售商也應在盈利與誠信之間做好平衡,切忌為了利潤讓自己變成無良商家,但凡商家可以把好關,山寨家電就沒了外銷渠道。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