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22億美元私了售藥回扣事件 所涉藥品在華有售
2013-11-08 08:40:45 責任編輯:QZ105 來源:新浪財經
據前瞻網了解到,美國強生為“超適應證推廣”和“賄賂醫生”的兩項指控最終付出了22億美元。
“越位”十年
昨日,美國強生在其網站上公布,將正式支付22億美元和解美國司法部針對其展開的民事和刑事調查。在這份聲明中,強生在十年內對藥物展開非法的超適應證營銷推廣,以及向藥劑師提供回扣等賄賂行為被最終確認。
此次和解中,被涉及藥物包括抗精神障礙藥物“維思通”(Risperdal)、精神分裂癥藥物思維佳(Invega)和心臟治療藥物奈西立肽(Natrecor)等。
值得注意的是,維思通與奈西利肽在中國也有銷售,且均為各自領域的暢銷用藥品種。
根據美國司法部的指控,至少在1999年到2005年之間,強生曾對維思通展開核準批示外的非法超適應證推廣,在政府核準范圍外宣稱,其可控制老年癡呆癥患者的攻擊性和治療兒童行為失調等病癥。
美司法部指控還稱,這種非法營銷活動導致美國政府保險計劃向不受保的索賠請求支付了數億美元。
超適應證推廣即在商業目的下,制藥公司有意誘導超出藥品說明書適應證范圍的用藥行為,由于超出的治療適應證沒有經過大范圍臨床試驗驗證,存在高度用藥風險而被世界各國明文禁止。
僅以維思通為例,據此前美聯社報道,強生“向全美超過70萬名醫生發送信件贊揚維思通,并用于未獲美國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準的雙向情感障礙適應證,與此同時將其可能出現的糖尿病致死率予以最小化宣傳”。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3年12月,就有美國強生前銷售人員舉報,稱強生通過臨床推銷向醫生施壓,讓他們給患有雙向情感障礙或者抑郁癥的病人開具此藥品,而此藥的適應證僅為精神分裂癥。
2010年2月,美國司法部和賓夕法尼亞州政府確認維思通存在“標簽外銷售”(超適應證推廣)問題。此后,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弗吉尼亞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等陸續都以強生欺騙性營銷為由對其提起訴訟,要求強生支付巨額罰金。
今年3月14日,強生曾與費城聯邦檢察官達成和解協議,但隨后遭到美國司法部華盛頓檢察官否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