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半價桶背后 是否存在大忽悠
2013-11-08 13:54:09 責任編輯:QZ112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網
肯德基半價桶
是“半價桶”還是“桶半價”?“洋快餐”肯德基本周推出的一款促銷套餐“半價桶”在火得頻頻斷貨停售之外,也遭遇不少爭論。
消費者的困惑并非空穴來風,商品的價格策略有著多層維度。
“此桶”非“彼桶”?
用戶偏好具有持續性
“快到月末,錢包君又瘦骨嶙峋了?全新省錢神器即將華麗登場,桶桶半價!”和這堆討喜的廣告語一起,“洋快餐”肯德基在本周掀起了一輪為期兩周的“半價桶”風潮。
剛剛面市三天,“半價桶”卻遭遇不少精明消費者強烈吐槽。三塊吮指原味雞、五塊上校雞塊、兩塊新奧爾良烤翅……給“半價桶”的食物一一留了影,果殼網編輯“玉子桑”的一條技術帖“半價桶到底值不值”收獲了上萬次的轉發。
“全家桶標價是75元,半價桶卻是48.5元,說好的‘半價’呢?”這條帖子問出了不少消費者的困惑之處。對此,肯德基餐廳相關負責人作出回應,“半價桶其實是一款新產品組合,名字源自里面產品的價格均是餐牌價的一半,并不是全家桶半價。”
看來,“此桶”非“彼桶”。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從飲料成分構成而言差別并不大,卻各自有著固定消費人群。消費者在某一段時間內有著固定的‘偏好’。”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韓松分析認為,肯德基此舉是基于用戶偏好的一種“模糊營銷”。
“記得和爸媽一起吃的第一頓肯德基,便是‘全家桶’。”在不少“80后”的記憶里,有著好多塊吮指原味雞和雞翅的“全家桶”從記事起就已是肯德基的招牌。
“從商家的營銷策略而言,它并不會嚴格區分新舊兩款產品。恰恰相反,前一款產品的龐大消費群是一種資源。”韓松認為,伴隨互聯網發展下信息時代的到來,消費者每天接觸到海量的商業信息,這也使得商家不再極盡詳細地介紹商品內容,而是“借力打力”,采取各類模糊營銷策略。
半價是年底“大讓利”?
“除權價”引來規模擴容
仔細瞧瞧這款“半價桶”套餐:三塊吮指原味雞、五塊上校雞塊、兩塊新奧爾良烤翅、兩塊香辣雞翅、一份小薯條、一只葡式蛋撻、一杯土豆泥、三杯中杯可樂??系禄蛷d的價目單顯示,所有食物的原價是97元,半價桶標價則是48.5元,剛好一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