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稀土掀整治風暴 從源頭治理黑色產業鏈
2013-09-05 08:52:09 責任編輯:QZ080 來源:中國財經網
刺激大企業整合
隨著行業整頓的不斷推進,行業冶煉分離產能有望大規模下降,不僅如此,資源回收再利用環節也有望借此次東風進入正軌。
“短期來看,政府決心明顯,長期來看,后續市場仍需體制管理約束。2012年使受國際市場的壓力,政策調控可利用時間不多,這也是短期內政策密集出臺且嚴格執行的原因。當前強制性的政策手段無疑是為后期市場運作奠定基礎,例如大型集團的整合等就是行業調整中最直接高效的手段。盡管行業整合形式明顯,但具體實施仍存在多方利益調節的難題,未來稀土市場格局雖然清晰,但大企業責任重大。”有行業內分析師表示。
那么,對于企業來說,此次整治行動會否形成利好呢?
對此,幾家稀土企業均表示,專項整治行動對行業的利好是毋庸置疑的,對于原材料企業來說也是好事,畢竟“黑礦”少了,稀土價格上去了,企業也有利可圖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稀土永磁板塊上市公司的存貨量和應收賬款額依舊居高不下。
其中,今年上半年,32只稀土概念股的存貨總和為478.4億元,9家公司存貨有所增長。其中,五礦發展以122.54 億元的存貨額位居稀土板塊榜首,包鋼稀土以74.74億元的存貨位居第二,徐工機械 、廈門鎢業和中色股份分列第三、四、五位。
同時,今年上半年,32家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總和為387億元,同比上漲30.12%。其中,應收賬款中最高的為徐工機械,金額為204.53億元,同比增長27%左右。此外,五礦發展、中色股份、包鋼稀土與廈門鎢業等公司的應收賬款均已超過40億元。
對于今年下半年稀土價格走勢,有分析人士預測,“有一定上漲空間,但年底壓力還是很大的。備受關注的稀土訴訟可能在今年年底之前形有結果,我國敗訴的概率較大,結局是我國取消稀土配額政策,稀土敞開供應,政府無法約束企業的出口行為。因此,企業競相壓價難以避免。”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