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棄煤潮”漸起 能源結構將變動
我國正逐步推進煤炭消費量削減行動。
8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2013年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山東城市群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利用。
在此之前,北京和天津明確提出在未來將削減煤炭消費量。北京提出,未來五年到2017年削減燃煤消費量1300萬噸。天津則提出未來5年凈削減煤炭消費量1000萬噸。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統分析中心主任姜克雋分析說,削減煤炭消費量是大勢所趨,未來將擴展到各個地區,從宏觀角度考慮,各大城市都要主動削減燃煤消費量。
據了解,環渤海的山東和河北也提出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的計劃,提出到2017年區域內燃煤消費比2012年凈減少2000萬噸和4000萬噸。
姜克雋稱,控制煤炭消費治理霧霾的舉措會擴展到環渤海區域,未來遼寧等省份也將涵蓋在內,制定區域煤炭消費總量目標。
環渤海的京津冀、山東已經明確的煤炭消費削減量就合計達到8300萬噸。而且按照國家發改委《通知》的要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還將在長三角、珠三角推廣。這將進一步壓縮煤炭消費市場。
第二產業貢獻了煤炭消費的大部分,工業集中的地區煤炭消費量壓縮難度較大。除北京外,其他省市工業占GDP的比重高,壓縮難度大。
以山東為例,其2011年消費3.2億噸煤炭,山東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77%。以重工業為主的河北,煤炭占比也很高。
國內限制煤炭消費總量,主要是為了治理空氣污染。但此舉將帶來能源結構的調整,并對煤炭供需造成沖擊。
目前煤炭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占到70%左右。中國消費了世界一半的煤炭產量。國內的煤價持續跌落也引起了國際反應。
2012年,中國進口了總計3億噸煤炭。近來國內煤價低迷也引起了全球供需調整。在我國煤炭進口來源上排名第二的印尼,近日宣布希望削減全國煤炭產能。
國內的浙江省,提出將停止該省煤炭生產。浙江每年消耗1.4億噸左右的煤炭,將來全部從省外和境外調入。
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田會也稱,煤炭市場已經國際化,沿海受益于進口廉價煤炭,對國內煤炭需求將減少。
替代煤炭的其他能源成本,也是影響煤炭市場的一個因素。現在普遍的觀點認為,應該以清潔的天然氣替代煤炭。但天然氣的價格較高,也是客觀存在的,有些省份甚至因為天然氣價格高排斥天然氣消費。
姜克雋還認為,中國工業大省經濟發展也處于前列,總體而言重工業已過剩,經濟發達的省份應從提供清潔環境的角度,主動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空氣質量,而不能再簡單追求GDP指標。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