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金融網陷亂局而非紅海 央行定調兩個底線
2013-08-20 09:55:53 責任編輯:QZ080 來源:網易
日前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召開。當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出現在2013年中國互聯網大會首次設立的“互聯網金融中國峰會”論壇現場時,臺下的嘉賓和媒體記者還是感到了些許詫異。
面對傳統金融行業的“攪局者”,劉士余直言,互聯網金融正在為科學發展和包容性增長貢獻越來越多的“正能量”,但互聯網金融的兩個底線不能觸碰: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一是非法集資。
互聯網金融概念在2013年似乎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從第三方支付工具“余額寶”的風頭一時無兩,到300余家P2P公司分享“網絡借貸”盛宴。短短半年內,業界對互聯網金融產品及模式的推陳出新如雨后春筍一般。
劉士余在論壇當日的致辭中表示,互聯網金融力量“不可不視,更不可小視”。
互聯金融網目前更像是 “亂局”
目前,涉足互聯網金融的博弈者們來自于各個領域。
電商方面,阿里巴巴一直是互聯網金融的創新者。2012年末,京東商城也開始布局其互聯網金融戰略,利用其首個金融服務類產品——“供應鏈金融服務系統”打造包括第三方支付業務、小額貸款業務在內的金融服務平臺。
互聯網企業巨頭百度、騰訊和新浪不愿屈居人后。7月,百度公司以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搶占移動互聯網入口;8月5日,引入了微信支付、表情商店等功能的微信5.0正式面世,下一步,騰訊將繼續涉足第三方支付領域;新浪則選擇與阿里巴巴合作,通過“微銀行”拓展理財市場。
民間資本則更多選擇眾籌貸款及P2P作為登上互聯網金融的舞臺。7月,宜信財富公司發布首個《P2P行業年度白皮書》稱,2012年P2P貸款服務平臺已超過200家,可統計借款余額規模近百億。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謝平解讀了當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主要業態模式:
首先是已經獲得官方審批下發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模式,但支付系統并不是銀行特有的業務,誰都可以做支付,隨著這個群體越來越龐大,“再過不了多久,‘第三方支付’這個概念就會消失”;
第二類是民間資本較為集中的眾籌貸款和存在爭議較多的P2P模式,二者的模式類似,區別在于P2P是債權,而眾籌是股權;
第三類則是利用展開金融交易的業態模式,即互聯網賣金融產品,“現在特殊的是余額寶。它是把貨幣的職能、支付的職能、金融產品的職能和收益風險對沖的職能放在一起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