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煤企資金鏈急劇惡化 企業命運存隱憂
2013-08-16 10:30:30 責任編輯:QZ080 來源:網易
救市新政或密集出臺
8月12日,煤炭股出現了放量上漲的情形,蘭花科創等9只個股強勢漲停。市場人士分析:投資者察覺到了地方政府在救“煤市”。
顯而易見的是,山西省政府在煤炭救市上不遺余力。7月的“煤炭20條”、“煤層氣20條”,以及山西省長出面“吆喝”賣媒,最終促成山西煤企與五大電力集團關于煤電聯營的協議。
而陜西、內蒙古、河南、安徽等產煤大省的煤企也是“嗷嗷待哺”。業內專家認為,近期各省煤炭“救市”政策或將密集出臺。
煤炭市場研究咨詢專家李朝林表示,目前各省都在加大力度出臺煤炭的扶持政策。內蒙古的煤炭主要是外銷,面向全國,應該不太可能出臺像煤電聯營這樣保護省內市場的政策,更多的可能是減免稅費,降低煤企成本。
李朝林預測,陜西省的煤價有的地方比內蒙古要高,政府可能會要求當地的電企在煤炭價格同質量、同價格的情況下優先使用本省資源。
王旭峰認為,對陜西和內蒙古來說,應是出臺新政發展上下游產業鏈,例如發展煤化工,通過提高產業附加值抵消煤炭初級產品的庫存消化壓力。
盡管地方政府竭力而為,但業內專家對煤企命運仍存擔憂。
專家稱,地方都在盡力補救煤企,主要以保護省內市場為主,但大的趨勢很難改變,供求關系是全國性的,煤炭價格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下半年煤價仍是往下走的趨勢。
李朝林擔憂的是,壟斷行業的存在是導致煤企成本高企、難以盈利的因素之一。他指出,上半年煤企的物流成本為18%左右,鐵路、公路運輸、電力等都屬于壟斷行業,提價容易,但讓利很難。
王旭峰則認為,政府以看得見的手去調節市場,目的在于保持煤炭市場穩定,建立煤電企業的和諧關系,短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長期來看煤炭市場不能寄希望于政府,而需要煤企主動控制產能和產量,適應國內需求。
剩余16家上市煤企即將在8月下旬悉數發布半年報。截至目前,16家上市煤企中,鄭州煤電(600121.SH)、兗州煤業(600188.SH)、安源煤業(600397.SH)、靖遠煤電(000552.SZ)、平莊能源(000780.SZ)分別預告2013年上半年凈利潤下降94%、146.90%、62.92%、7.20%、90.95%。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