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大起大落 “狼來了”耗盡企業熱情
2013-08-07 11:04:04 責任編輯:QZ080 來源:網易
短短幾個月里,美國電動車創始公司特斯拉在今年取得了巨大成功,第一季度首次實現盈利后,股價一路狂飚,目前市值接近150億美元,這家神話般的公司不僅照亮了電動車在美國股市的天空,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掀起了一陣旋風,為中國資本市場相關概念股注入了興奮劑,一批公司的股價迎來一輪水漲船高。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上演“狼來了”的故事,但等待和焦慮的氣氛仍在行業里蔓延。中國企業的電動車夢想是否會像沙漠中的綠洲,看得見,卻永遠也到達不了?中國電動車又將何時登上綠洲,迎來產業化高潮呢?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上演“狼來了”的故事。
去年底,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到期。新政策的出臺并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在兩會后出臺。整個上半年,關于何時出臺的消息不斷有新的猜測,但也僅僅停留在猜測層面。
等待和焦慮的氣氛在行業里蔓延,與一年前的狀況形成明顯反差。
2012年6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簡稱《規劃》)出臺,被視為一個強烈的信號,即2013年將會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春天。
從資本市場看,圍繞電動車的新聞確實不少。在特斯拉股價翻了數倍突破100美元的短短幾個月里,這家神話般的公司不僅照亮了電動車在美國股市的天空,也為中國資本市場相關概念股注入了興奮劑,一批公司的股價迎來一輪水漲船高。
在產業領域,電動車新版圖也在構造之中,中國車企試圖通過海外并購來改變行業格局。一年前,萬向宣布收購瀕臨破產的美國電池企業A123,2013年初這一收購塵埃落定。同樣是在2013年,在對美國另一家陷入困境的電動車公司Fisker的收購中,感興趣的買家名單上也出現了東風、吉利等中國汽車公司的名字。
特斯拉即將登陸的中國市場并不缺乏跟電動車有關的故事和想象力。樂觀的看法認為,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傳統車市場之后,中國也將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
不過,與特斯拉依靠硅谷氣質、獨特的動力系統獲得富豪追捧不同,電動車的中國參與者們選擇從大眾市場切入,由低成本車型、公共交通領域導入,這種方式十分依賴政府補貼,企業難以形成市場化思維和商業模式。而無論在電動車設計生產、核心技術還是營銷方式等層面,中國企業雖然在不斷突破邊界進行摸索,但市場的引爆點似乎遙遙無期。
這也許正是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就連麥肯錫咨詢公司在2012年發布的電動車指數報告中也指出,中國電動車的未來出路,是開發低成本車型以滿足對價格敏感的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低成本電動車供應鏈。
中國市場正用自己的方式來迎接電動車時代的到來。但這種方式的不完美又總是讓人擔驚受怕。當特斯拉已經開始將真金白銀攬入懷中,并獲得國內高端消費者的青睞時,中國企業的電動車夢想是否會像沙漠中的綠洲,看得見,卻永遠也到達不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