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破產和中國“鬼城”迭起 殊途同歸如何避免
隨著日本汽車業的崛起、石油危機以及中國等新興市場需求空間的擴大,一方面導致底特律的汽車業所占市場份額在下降,另外一方面底特律的汽車巨頭們開始在全球尤其在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興建汽車廠;這直接推動了底特律汽車產業就業崗位和提供稅收的能力急速下降。再加上前幾年的金融危機讓底特律的汽車業雪上加霜、遭受沉重打擊,三大汽車公司大量裁員,導致城市的經濟更加惡化。而在這過程中,底特律也想改變過于依賴汽車業的局面,力圖實現轉型,但其并沒有匹茲堡那種把握機會的能力,最終轉型不成功,被汽車業活活拖死。
底特律的人口向外遷徙首先是和汽車業萎縮提供的就業崗位下降有關;其次由于民權運動引發的種族緊張局勢以及該市發生的極具破壞力的騷亂,使得白人和中產階級流向郊外,減少了城市的稅收基礎。人口向外遷徙讓底特律成為美國過去60多年中城市人口削減最多的城市之一。
舉一反三,從底特律短短的60年之間人口遷徙出去60%以上就可以明顯感覺到美國的人口遷移率。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的人口遷移報告顯示,2006至2010年間,美國五年人口遷移率約為35%,全美境內共有4730萬人一年內曾搬家,其中1730萬人是跨縣搬遷。按照遷移者的目的地的比例來計算,在遷移的人口中,大部分會留在原縣區——美國州以下最大的行政區(61%,歷史最高點)。同時,在不同州之間遷移的美國人占16%,在一個州不同縣區間遷移的占19%。這些數據都表明,美國的人口遷移率盡管對比以前有所下降,但整體上還是處于比較高的水平。
現在的中國和美國一樣,受產業、收入、環境、公共服務等各種因素動態變化的影響,加上制度上日益鼓勵人口自由遷徙,城市間產業、人口爭斗的競爭日益激烈,人口遷移頻率將越來越高。中國在2000年到2010年間,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這些超大城市,常住人口分別增加了45%、37%、29%、27%。這幾年北京和上海一年新吸納的常住人口都解決60萬左右,相當于中國一個地級城市的市區人口規模。而在表現人口遷徙最主體的農民工上,2011年,中國外出農民工分布最集中的是地級市,占33.9%;次之是縣級市,占23.7%;第三是省會城市,占20.5%;第四是直轄市,占10.3%;建制鎮最少,占8.9%。與2009年相比,在直轄市、省會城市和縣級市的農民工比例分別上升了1.2個、0.7個和5.2個百分點,在地級市的農民工比例下降了0.5個百分點,而在建制鎮的農民工比例下降了4.9個百分點,這都可見中國人口遷徙力度在加大,而且向大城市聚集的趨勢很明顯。
從底特律由輝煌到衰敗的歷程和原因上可以看出,一個城市要想得到發展產業和人口聚集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這對于目前正將新型城鎮化建設放到更高戰略地位上的中國需要好好地借鑒,尤其要對因為產業引導的人口遷移率日益走高,最終導致的人口再分布的形式要有科學和更精細化的預估。
當前,由于中國的行政和財政體制的主導,絕大部分大中小城市都有做大做強的夢,都想做加法,即使是一些人口只有幾千人的建制鎮都想擴張規模。但必須要看到中國的人口出生率繼續走低,中國未來的總人口日益接近峰值,同時城市間競爭日益激烈、人口流動加劇的格局下,各城市人口數量必定出現此消彼長的局面。也就是意味著,一些特大城市、大城市人口、產業進一步聚集的情況下,一些中小城市、農村人口會出現減少;即使在一些特大城市和大中小同級別的城市之間,也會出現此消彼長的局面,一些大城市也可能因為產業聚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出現人口數量的減少。這意味著中國部分城市必須要考慮未來是要做減法的。
實質上,當前中國地方政府是缺錢的,地方政府的隱性負債率日益提高,部分地方政府的隱性負債可能觸及到安全線。盡管中國城市政府預算法規定不許負債,但地方行政還是想方設法利用城市投融資平臺來負債,投入到城市的基礎設施領域中。這種中國地方政府的隱性高負債率出發點源于想做加法,如果通過底特律破產案例讓中國地方政府意識到在中國的城鎮化過程人口遷移可能需要做減法,那么中國地方城市政府就會對自身城鎮化戰略進行一些根本性調整。這種因地制宜、根據人口遷移來調整中國城市的城鎮化戰略,必定會減少地方政府的負債率,也會讓中國的各種資源得到更優化的配置,避免出現大量的投資浪費和空城、鬼城的出現。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