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痛失龍頭寶座 再遇減薪流言
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曾是重倉自營業務的大贏家,2010年中信證券自營業務獲得42.35億元的利潤,當年對其利潤的貢獻度高達41%。不過,2011年中信證券很快就為其激進的自營政策付出了代價,當年年底,中信全面收縮自營業務,這一謹慎態度一直延續至今。
最近幾天,中信證券有些員工心中難以“淡定”。
7月9日,上市券商6月份財務數據全部公布,中信證券上半年丟掉了保持多年的冠軍寶座,在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兩項主要指標上被海通證券趕超。
這一問題受到中信證券管理層的高度重視。在增收需要市場配合的情況下,降薪或是券商提高業績所能夠采取的最快捷方式,中信證券會不會采用?這一問題引發市場熱議,而這恰恰是公司普通員工非常關注的問題。
業界包括中信證券內部近來關于“采取減薪措施”的說法不斷。有傳言稱中信證券或將集體減薪20%,而更多的中信員工則更相信按照不同部門、不同級別進行薪酬結構性調整的說法。
一位接近中信證券管理層的人士則向記者否認了這一說法。該人士稱,中信證券業績下滑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的,管理層不會采用一種簡單的方式去應對,公司的一些戰略調整正在醞釀和討論之中,但目前尚未決定。
中信失寶座
6月份,中信證券母公司獲得了2.68億元的凈利潤,位居所有上市券商的首位,但這無法改變其在整個上半年的頹勢。
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1~6月海通證券實現合并利潤24.24億元,而中信證券合并利潤僅為18.03億元。海通證券以較大的優勢趕超了中信證券。
這是中信證券自2010年超越國泰君安之后,首次丟失行業龍頭的位置。
中信被趕超的原因較為復雜,但在這些復雜的背后,由于兩者所處的轉型階段不同,在今年上半年的市場中收到了不同的效果。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