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全球裁員8000人 爆發多項大堤將潰的征兆
對中國IBM員工來說,除了裁員,IBM即將產生變化的征兆早已一一顯露,先是每年固定的調薪由4月份改到7月,又從7月改到10月;再到對各類報銷的審批從緊;更加繁瑣的出差流程系統等等。簡而言之,盡管IBM的股價升至歷史高位,但是卻將員工服務降到了歷史最低點。
而IBM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政府與公眾事業部總經理范宇的離職,更是讓中國IBM的員工感到了危機感,這位在IBM內部層級最高的大陸籍高管是IBM在華 第一批員工之一,盡管在外界知名度不高,但在內部被視為IBM中國員工的偶像,甚至在新員工培訓中都會對其進行重點講述,但連他都決定離開IBM時,大堤將潰已經是中國區員工的統一認識。
難以提振的業績
IBM官方表示,本次裁員的最大理由就是希望通過削減員工規模,滿足今年每股盈利16.70美元的目標。這也是IBM 2015計劃的既定目標。這項為了取悅華爾街而采取的計劃顯示:到2015年該公司每股收益將提高至最少20美元;同時在截至2015年年底之前,還將繼 續向股東返還現金700億美元。
IBM已經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IBM當季營收為 23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47億美元相比,下滑5.1%。凈利潤為30.3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0.66億美元下滑1.1%,這是該公司自 2005年以來第一次盈利情況低于市場預期。IBM認為,業績下滑是因為銷售團隊未能達成一系列有價值的軟件和硬件交易。
顯然,除去裁員和縮減開支,IBM的管理者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提高不振的業績。一位IBM中國中層人員向騰訊科技表示,IBM內部流程繁瑣,創新機制缺乏。自郭士納再造IBM后,公司過于迷信流程和管理,疏于對產品的研發和投入,本次裁員中,STG部門亦是影響最大的重災區,更是表明了IBM的傾向。
IBM軟肋:輕產品 重流程
在 近期流出的1996年喬布斯接受采訪的視頻片段中,這位天才對IBM今天的窘境進行了精準的預言,喬布斯稱,“IBM或施樂的產品開發人員可以做出更好的 產品或計算機,但當你壟斷了市場,能讓公司更加成功的是銷售和市場人員,他們最終會掌控公司,產品人員會被排擠出決策圈之外。”
“當公司變得越來越大時,他們會想著復制最初的成功,大部分人會不知不覺地認為流程有某種魔力可以取得成功。所以他們開始在公司里把流程制度化,用不了多久,人們會困惑地認為走流程就是工作本身,這最終導致了IBM的下滑。”
顯然,喬布斯在1996年的預測與今天的IBM不謀而合。上述內部員工承認,除了疏于對產品研發的投入外,越來越繁瑣的流程也是IBM今天走向平庸的原因之一,他舉例稱,在郭士納20年前大刀闊斧的改革IBM時,一項業務審批需要5層審批,而20年后的今天這一數字已經超過10層。過于繁瑣的流程讓IBM員 工在內部戲稱其為全球第三大官僚機構。
產品的輕視和流程的復雜讓IBM無力改善自身的業務能力,為了實現2015年的“大規劃”,8000人裁員只是一個開始,還將有更多的類似問題出現。對CEO羅睿蘭來說,或許真的應該多傾聽離職員工的聲音,放棄取悅華爾街的數字游戲,專心改善IBM自身的軟肋,畢竟比起20年前郭士納時代,今天IBM的形勢要好得多。
結語:顯然,除去裁員和縮減開支,IBM的管理者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提高不振的業績。IBM內部流程繁瑣,創新機制缺乏。自郭士納再造IBM后,公司過于迷信流程和管理,疏于對產品的研發和投入。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