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甌海區強行征收保證金 專家稱管的太多
這一《辦法》的發布,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溫州中小企業不小的震動。
“近年來,溫州整體經濟不景氣,中小企業多數都存在資金流問題。”談起溫州的中小企,溫州瑞安力拓沖壓廠相關負責人不禁向記者感慨,《辦法》的發布,增加了當地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對企業發展無疑是雪上加霜的打擊。
在采訪中,該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辦法》的實施,也增加了企業辦理業務的復雜性。“我們企業在工商、稅務部門需要辦理不同的手續,《辦法》無疑又增加了一項手續,非常麻煩。”他如是稱。
當天,記者采訪了溫州的多家企業,不少企業負責人均持此看法。溫州當地某汽車配件負責人還認為,該《辦法》的實施,是政府防止企業跑路的新政策。
關于該《辦法》的實施,溫州市經信委中小企業處處長陳四雄也認為,溫州中小企業負擔重,不能因為該《辦法》的實施而激化政府與企業的矛盾。
“政府在頒發相關政策時,希望能與行業協會多溝通,將信息及時傳送給中小企業。”陳四雄如是向記者表示。
隨后,記者聯系到溫州市甌海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該局新聞發言人陳崇福首先向記者表示,在出臺該《辦法》前,曾走訪甌海區十余家規模不同的大中小企業,做過相關調查后才發布此《辦法》。
關于頒布此《辦法》的初衷,陳崇福稱:“近年來,欠薪逃逸的企業引發了(工人)阻礙交通、圍攻政府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因而,他表示,出臺該《辦法》是為了規范企業經營,并保證職工的合法權益。
針對眾多中小企業主關于該《辦法》將加重企業資金負擔的質疑,陳崇福表示,目前支付保證金主要有現金支付及虛擬擔保兩種形式。“中小企業可選擇通過房東或者關聯企業擔保的形式進行支付,對企業資金周轉并無影響。”他如是稱。
最后,陳崇福也向記者表示,支付保證金實際上就是企業賬戶中的資金,以貨幣的形式交由政府部門統一存儲,或以虛擬貨幣的形式來保證。“企業如果不在這里生產了,注銷了,我們會連本帶息還給他們。”
據悉,目前溫州市甌海區通過租用場地經營的企業有1000余家,目前共有40多家企業上繳了保證金,另有30多家企業通過房東進行擔保。
對于政府向企業征收職工工資保證金的做法,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范柏乃并不認同。他認為,政府向企業征收保證金缺乏監督機制。“企業向政府交錢,哪個部門來監督?”因此,企業應該更好地融入市場。政府不能一味以收錢來制約企業,需要實現市場監督。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