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臣倍健負面纏身 膠原蛋白被審視
不過,等到5月14日,公司又在其官網發表聲明稱,“隨著各地食品生產許可證副頁管理的陸續推進與實施,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爭議,公司已主動召回包括左旋肉堿在內的部分產品。”
對此,有投資者表示,“公司所做聲明簡直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如果該產品真正合規的話,那又為什么要召回呢?”
早前,另有報道稱各連鎖藥店、商業超市在售的湯臣倍健產品中,超過60%生產于2011 年,部分產品瀕臨過期,公司庫存問題堪憂。
據招商證券分析師龍雋測算,公司2012年單店銷售額約為3.6萬元,同比增長約15%,僅相當于1天賣出1罐蛋白質粉或兩瓶維生素類產品。
“我們對深圳、衡陽、上海、北京四地17 家終端網點進行了實地走訪,發現生產日期在2011年的僅為個案,但出廠半年時間及以上的產品較為常見。總體來看,我們認為湯臣倍健產品終端周轉確實偏慢。”龍雋稱。
而公司披露的2012年年報也顯示,公司存貨從上年同期的11419.38萬元激增至報告期末的20993.28萬元,增幅高達83.84%。與此同時,公司預收賬款卻從上年同期的6621.86萬元劇降至報告期末的2786.77萬元,降幅高達57.92%。
高管蜂擁套現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司負面新聞纏身的同時,公司一眾高管蜂擁減持套現。
截至目前,在公司一眾高管中,僅5月以來梁水生已累計減持200萬股,套現近億元。緊隨其后,湯暉也累計減持120萬股,套現逾5000萬元。此外,陳宏也減持了80萬股,套現金額為3831.20萬元。
對此,有投資者抱怨稱,雖然從法律層面無可厚非,但在公司負面消息滿天飛的時候還爭相減持,此舉根本沒有考慮流通股東的利益。
而湯臣倍健在回應時表示,公司尊重股東的個人權利與訴求,內部股東減持以改善生活需求為目的。而且,公司原始股東并不因減持而改變對公司長期價值的認可與未來成長的信心。從公司角度,由于公司流通股比例偏低,原始股東減持部分股份,有利于適當增加公司股票的市場流動性。
“我們認為,統一溝通與辦理減持相關事項有利于公司股東規范操作,通過大宗交易平臺逐步減持,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對二級市場的影響。”公司方面如是說。
此外,在公司高管蜂擁套現背后,由于受到產品質量以及銷售費用增加的影響,公司業績增速已開始大幅放緩。
另據湯臣倍健今年一季報披露,在去年年末公司產品大幅提價的情況下,公司一季度成績單卻并不出彩。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64億元,凈利潤1.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和10%。相比之下,公司2012年一季度當期收入達到2.8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15%。
對此,申銀萬國分析師童馴稱,一季度公司收入增速為30.4%,環比放緩,有預期內的高基數、主動控制終端拓展速度原因,也有預期外的提價影響銷售原因。公司去年11 月提價對一季度銷售產生了負面影響。
公司曾公告稱,自2012年11月1日起,考慮到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公司決定對旗下主品牌“湯臣倍健”部分產品于2012年11月1日調整全國統一零售價,并對供貨價格進行同步調整,幅度大致在10%-15%。
公司內部人士也承認,從一季度情況來看,去年年末的產品提價效應影響了一季度的業績增速。“相比高速增長的業績,公司更看重的是發展的質量。”
而且,在公司產品提價后,公司一季度毛利率水平僅64.46%,基本沒能體現提價的效益。
公司方面則稱,提價因素對毛利率的提升效果并不明顯的原因在于,公司募投項目之一的三期廠房去年6月份投產,今年在折舊方面有所增加;蛋白質粉、魚油、VE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尤其是膠囊類產品中使用量比較大的明膠價格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影響了毛利率。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