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出現并購潮 哪些企業會消失?
在眼下這個收購季節里,阿里巴巴顯得尤為活躍,因為這個電商巨頭已經明顯感到電商業務如果不具備社交化、移動化、位置化(Social,Local,Mobile,簡稱SoLoMo)特點,無論自身積累的優勢多么明顯,也會在新玩法中逐漸地變得無關緊要。所以它必須掌控像新浪微博這樣的社交媒體,必須通過高德地圖來實現基于位置的電商服務。
沒有移動就沒有未來。這一點百度比阿里巴巴更痛切地意識到這一點。關于百度,投資者和分析家差不多已經形成了共識:這是一家在傳統互聯網中一招鮮吃遍天的企業,由于過度仰仗和迷戀自己的“一招鮮”,它在不自不覺中滯留在四周洪水猛漲的沙洲上。很多人以為百度股價的大幅跌落是因為360進入搜索領域,但主要的原因是投資者覺得它面對移動互聯網無所作為。不過,百度畢竟還是有抓手的,百度地圖讓百度至少能夠在位置服務上具備某種優勢。騰訊有搜搜地圖,搜狐有搜狗地圖,但百度地圖的用戶量和使用頻率畢竟略勝一籌。不過,僅憑百度地圖,百度是很難在移動互聯網上大有作為的。百度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本人早在8年前就已經說了:百度無法實現它與用戶的深度聯結,用戶永遠是匿名性、臨時性地使用百度的服務,而不能像騰訊那樣用QQ、微信這樣的工具讓用戶實名或準實名、永遠在線地使用它的服務,所以百度無法實現從媒體向社交、向交易平臺的跨越,其商業模式只能局限在媒體和廣告的范疇,且不說其競價排名在法律和道德上的致命缺陷。一方面,百度現有業務不斷受到后起的搜索服務提供商的挑戰而難有還手之力;另一方面,在以社交、電商為大背景的互聯網服務上難有作為。百度唯一還算成功的新投資是網絡視頻,這是今后互聯網的另一個增長點(雖然總體量并不算大)。這就不難理解百度以不菲的代價收購PPS了。這樣的并購只是一個簡單的加法而不是乘法。如果接下來百度收購搜狗,也同樣是簡單的加法。
互聯網的“老三家”中,網易早就穩健、散淡到幾乎在新業務上無所作為,只是埋頭賺錢;新浪因為其頑固的媒體基因,將本來具有明顯社交特性的微博賦予了日益濃厚的媒體色彩,錯失轉型的大好機會,最后不得不以低價出售已成為一鍋夾生飯的微博給阿里巴巴,寄希望微博在阿里手中做成熟飯。搜狐是“老三家”中最不安分的,它在搜索、視頻、輸入法方面都頗有作為,拓展出新浪、網易不具備的未來空間。可惜的是,一方面,它的新舊業務之間難成協同優勢;另一方面,新業務總不能形成壓倒性優勢,處處遭遇更加專業的對手的堵截。所以新業務最終不能實現整合和并購,難逃被整合、被收購的命運。
最值得注意又很容易被忽略的是360。盡管體量不大,但在諸多爭戰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其爭斗的內容看似駁雜多方,實則異常簡單——像騰訊一樣,拿到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門票。看似獨守某個領域過小日子,實則與諸多新老玩家們形成爭斗的態勢,在多個領域,其顛覆的力量在潛滋暗長。
中國互聯網面向未來的競爭雖然剛剛開始,但已經相當激烈。這遠不是收割的季節,但目前已經到來的收購的季節,已經預示著又一輪的“三國鼎立”和“三國鼎立”后更加慘烈的競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