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 雅戈爾的品牌危機
雅戈爾的品牌之路,走的并不順暢
2009年開始,雅戈爾開始在服裝主業內推出多品牌戰略。三年之后,多品牌戰略還在緩慢推進之中,而業內人士卻認為,這一次雅戈爾把握對了多品牌的大方向,但或許用錯了方式。
不成功的分標
你心目中的雅戈爾代表著什么?當這個問題拋給業內人士時,成熟與保守、穩健與單調,無論褒貶總是離不開這幾個凝重的字眼。
而在雅戈爾眼中則不這樣看。“不能說一個雅戈爾品牌從十幾歲到五十幾歲都可以穿。”雅戈爾工作人員告訴新金融記者。
這顯然是事實。但三十多年來,“雅戈爾”品牌在消費者心里的地位已經根深蒂固,雖然多品牌戰略已經運營了近4年,但面對新興的GY、HANP等幾個新品牌,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比較陌生。
從2006年開始,雅戈爾品牌被細分為“金標”(Mayor Youngor)、“藍標”(CEO Youngor)和“綠標”GY(Green Youngor)。其定位分別是,“金標”主打40歲至55歲的行政公務人員;“藍標”面向從35歲到40歲不等的商務人員;“綠標”定位在年輕時尚的消費群。
對于分標的行為,雅戈爾方面稱,早在世紀初就考慮過細分品牌,“年輕的是綠標,量身定制比較高級的叫金標,開始時,考慮每個帶標品牌后都加上YOUNGOR,以便大家知道是雅戈爾的品牌,后來全都去掉了。”
遺憾的是,這種分標的方法在市場上認同度并不理想。
贏利城專注于服裝行業咨詢的資深顧問丁酉林就認為,雅戈爾的分標并不成功,屬于換湯不換藥,本質上并沒有變,“做成幾個標以后,給消費者的感覺是品牌更亂了,作為消費者,提到金標就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東西了,還不如直接提雅戈爾,MAYOR和GY”,他對新金融記者說。
從這個角度說,用分標的方式進行市場細分,雅戈爾并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所以雅戈爾方面更愿意將此過程看作是多品牌戰略的前身階段。
“目前多大品牌的定位大大好于之前的金標藍標綠標之分,在打造多品牌的過程中,雅戈爾還是根據市場反應及時做出了調整的”,曾任職于國內某著名男裝品牌、長期研究男裝行業的業內人士對新金融記者說道。在他看來,分標是為了滿足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但企業可能在經營中發現更好的方法,所以也不能說不對,國際品牌也有很多這樣做的。”
艱難的多品牌
從2007年到2009年,雅戈爾一連推出三個品牌,先后成為美國HSM的中國地區代理商;宣布漢麻產品問世,并推出HANP;與日本設計公司合作的GY品牌也正式運營,此GY與原來的綠標在概念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