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總體產能過剩 亟待結構調整
鐵合金
鐵合金產量近年來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產能已開始過剩,隨著行業經濟效益大幅度下滑,部分企業出現虧損。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辛仁周19日上午在北京表示,中國在鐵合金產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出現了產能盲目擴張的問題,除部分特種鐵合金外,大部分鐵合金品種產能規模超出了下游產品的需求,導致了總體的產能過剩。
由中國鐵合金工業協會、中國金屬學會、鄂爾多斯集團主辦的第9屆中國鐵合金大會19日在北京舉行。
辛仁周在大會上發表演講說,鐵合金作為煉鋼的原材料,其發展與鋼鐵行業的發展緊密相關。“十一五”以來,受中國粗鋼產量大幅增長、市場需求增加的拉動,鐵合金產量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目前中國鐵合金產能和產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據中國鐵合金工業協會統計,2005年,中國鐵合金產量約為1000萬噸,2010年達到了2400萬噸,年均增長約18%。2011年產量達到2800萬噸,增長16.7%。今年1-8月份鐵合金產量2023萬噸,同比增長12.6%。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中國鐵合金總生產能力4300萬噸,按今年1-8月份鐵合金產量2023萬噸折算,今年產量約為3000萬噸,產能利用水平不足70%,這樣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也不利于節能減排和技術創新。而且大部分企業規模小,布局分散,不利于提高規模效益和管理效率,加之受產能過剩和全球需求市場影響,行業經濟效益大幅度下滑,部分企業出現虧損。
他稱,中國鐵合金行業整體裝備水平還比較低,提升潛力還很大。目前6300KVA及以下的礦熱爐產能約1500萬噸,占總產能的35%,這部分是目前國內最多的爐型,也是近期需要淘汰的落后冶煉爐。
他指出,中國仍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這將帶動基礎設施、房地產等領域的建設,從而拉動中國鋼鐵消費,將給鐵合金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鐵合金企業應抓緊機遇,改進技術,創新產品,調整產業結構,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變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