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市場入寒冬 上游企業大量停產
業內人士表示,稀土行業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需求萎縮,價格不斷下跌,上游產業大面積停產、減產,行業整合將成為趨勢。
10月16日上午9點,贛州黃金機場。江西某稀土分離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劉文和家人正在候機。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劉文坐飛機不是為了談判,不是為了工作,就是純粹地想帶著家人出去轉一圈,劉文坦言,從2002年開始從事稀土這個行業以來,就沒怎么好好休息過,“現在行情這么差,這個冬天是不好過了。”
就在這一天,稀土永磁概念板塊自9月27日943.183點之后,在近一段時間內再次創下了一個新低—收于967.748點,較前一交易日的971.791點有4個點的輕微下跌。在此概念板塊中的25只股票,除停牌的華東科技外,僅有9只飄紅,其余15只股票均處于下跌的態勢,其中跌幅最大的為銀河磁體,下跌幅度3.12%,平均每只股票下跌0.63元。
對于目前整個稀土行業的頹勢,業內人士稱,稀土行業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最顯著的問題就是結構失衡、產能過剩、價格暴跌、企業盈利能力低下。
稀土上游企業大量停產
“玩。”贛州一家不愿具名的稀土公司的前總經理林力就用這樣一個字總結了自己這段時間的生活狀態,“全部工作都停了。”
林力的公司從事的是稀土采礦及分離深加工,主要的產品是稀土氧化物,開辦于2001年。2012年8月,這家公司在贛州整頓稀土市場、整合稀土資源時被兼并重組,“兼并后我的公司被改成了貿易公司,但行情太差,現在貿易公司也不做了。”
林力說自己之前一直在銷售自己公司的剩余庫存,但是越賣價格越低,一氣之下,他停掉了所有的工作,“不賣了,也沒客戶,反正都是虧,等等看吧。”
“沒什么的辦法,就停了唄。”贛州一家沒有透露姓名的稀土公司的老板說,不少采礦、冶煉分離加工的企業都停產或者大幅度減產了,“大家都很悲觀。等吧。”這名老板說,“幾個月了,沒客戶,沒訂單,還怎么做?”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中小企業的大量停產、減產充分表明了如今的稀土行業已經到了無利可圖的境況,從行業發展來看,并不是一件壞事,他說,不少企業迫于市場壓力,會自己限制產量,因為大家都開足馬力生產的話,價格肯定還會繼續下降,所以企業就得學會自我控制,“實際上提產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
江西理工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吳一丁認同上述分析人士的觀點,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稀土開采停產的企業是比較多。對于一些中小企業的停產、減產,吳一丁認為這并不是壞事,他說從未來的發展來看,大企業大集團更有實力,環保上技術儲備更好,人才資金也更有優勢,“有技術優勢、研發優勢、人才優勢、資金優勢的企業在競爭過程中脫穎而出,對于整個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情。”
苑志斌則稱,受下游需求萎縮影響,稀土上游產業才會大面積停產、減產,部分企業甚至關停廠礦、退出稀土領域,“這種現象是稀土行業整體不景氣的縮影,完全符合市場預期。”
實際上,從事稀土行業的老板們所用最多的就是“等、觀望”這幾個字,贛州龍昇稀土材料有限公司法人杜聲龍也在等待,他說自己的公司虧損嚴重,所以目前他只能觀望,他說周圍的老板也都在觀望,大家每天在一起的時候都會研究市場行情,都想看看這個市場什么時候才能復蘇。對于虧損,他沒隱瞞,他直言去年行情最好的時候自己掙了一千多萬,“今年這會兒已經全部賠進去了,一夜回到原地了。”盡管電話中的杜聲龍依然非常地樂觀,但他也承認自己快扛不住了。
價格下跌是市場行為
湖南省桃江縣某有色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的經理古月去年年底就退出了稀土行業,“反正不做了,現在不好做。”古月說自己目前還沒有想好要轉行去做什么,所以一直在家休息,他不愿意談及自己退出稀土行業的原因,只是反復地強調,做不下去了。他說自己今后也不打算再繼續做稀土了,所以從去年至今完全沒有關注這個行業,“不做了,關注也沒意義。”盡管做了十多年了,但他并不覺得可惜,“做不下去,就不做了。”
苑志斌稱,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多數稀土企業紛紛通過減產停產等措施實現自救,但顯然效果并不理想,“稀土價格自從去年年底暴跌之后卻鮮有企穩回升跡象,稀土企業短期內扭虧為盈尚不現實。”
當企業停產、價格下跌成為一種常態,坐不住的也不僅僅是稀土中小企業的老板。2011年,中國雖憑借著供給壟斷優勢,在密集出臺的產業政策的配合下,半年內,大部分稀土原料價格出現數十倍的漲幅。然而,由于中國稀土行業的先天性缺陷和外部供給的沖擊,2011年下半年至今,稀土原料價格出現了60%以上的跌幅。據前瞻網記者了解,10月16日,氧化釹最新的價格為37.7萬-38.7萬元/噸,相較8月初75.5萬元/噸的價格,跌幅近半。
以吳一丁多年研究稀土的經驗看,價格的持續下跌與前期稀土的爆炒有很密切的關系:“價格的下降反映了稀土的供求關系,畢竟價格是由市場供需雙方來決定的。”
9月,包鋼稀土、廈門鎢業等稀土公司公布半年業績報告,與稀土各種產品價格大幅走低相應的,這些稀土公司的半年報也是不太理想。因下游需求疲軟,2012年廈門鎢業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29億元,同比增長9.01%;實現利潤總額6.13億元,同比減少20.05%。
而包鋼稀土2012的半年報數據則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2.97億元,同比增長5.32%;實現營業利潤24.12億元,同比下滑37.8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5.7億元,同比下滑20.60%;基本實現每股收益0.65元,這一數字比去年半年報中0.82元的每股收益又少了一些。
此前,包鋼稀土總經理張忠在參加一場論壇時,曾公開表示,稀土行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它的特殊就在于,過去很多人覺得稀土行業特別有資源優勢,“實際上我們的資源優勢歸根到底是低成本的資源優勢,并不完全是稀缺性的資源優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