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光伏雙反終裁 國內企業生機猶存
美國雙反調查終裁結果昨日已正式公布,這一結果將嚴重影響國內光伏產業布局。據悉,其中18.32%~249.96%的反傾銷稅與初裁相差不大,而反補貼稅則大幅增至14.78%~15.97%,對大多數中國太陽能面板制造商來說,最終判決要比此前初裁更為嚴重。不過此次終裁并未封堵初裁時的一雙反“漏洞”,中國光伏企業仍有一線生機。
反補貼稅大幅增加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美國當地時間周三,美國商務部對華光伏雙反案作出終裁決定,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并設定了18.32%~249.96%的最終反傾銷稅率及14.78%~15.97%的最終反補貼稅率。
根據這一終裁結果,反傾銷稅率從今年5月份初裁的最低31.14%下調至18.32%,最高幅度不變仍為接近250%。而反補貼稅率則大幅增加逾10個百分點,大大高于初裁的2.9%至4.73%。
其中針對尚德電力征收31.73%的反傾銷稅和14.78%的反補貼稅;天合光能則受到18.32%的反傾銷稅和15.97%的反補貼稅。
光伏產業巨頭之一,英利綠色能源則在此次終裁中獲得較好結果,據美通社今日報道,英利綠色能源向美國出口完全產自中國大陸的組件或電池,公司將適用單獨稅率,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率分別為15.42%和15.24%,低于初裁稅率。
相對于光伏巨頭的相對樂觀裁決,對大多數中國太陽能面板制造商來說,最終判決要比此前初裁更為嚴重。因此此次終裁維持 249.96%高額反傾銷稅,而反補貼稅率則大增至15.24%。
未封堵初裁時雙反“漏洞”
按照美方貿易救濟程序,除美國商務部外,此案還需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終裁。根據目前日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定于今年11月23日左右作出終裁。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過去鮮少駁回課稅的決定,本次商務部終裁判決,基本為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最終投票結果定調,中國的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被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或被迫退出美國市場。
不過根據本次美國商務部的最終裁定來看,并未封堵初裁時的一雙反“漏洞”。也就是,如果輸美組件所使用的電池片原產地為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則將不被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這意味著中國企業可以在國外設廠生產電池,或是采購國外電池,然后在中國內地利用勞動力成本優勢,焊接組裝太陽能電池板。這一技術漏洞,給中國公司減少損失提供了可能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