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光伏產業如何規避風險
業內人士表示,光伏產業規避風險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開拓國內市場,移師東南亞以及國家政策扶持。
太陽能光伏產業是我國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但這樣一個有技術優勢又有市場潛力的產業,這兩年的發展卻總是受制于人。
我國光伏產業看似繁榮,但令業界感到尷尬的是,我國光伏產業一直處于兩頭在外不平衡局面,原材料硅材料95%都是由國外進口,光伏產品90%都是出口到國外,產品的上下游均極大依賴到國外的市場,這可以說把我國光伏產業命運交到別人手中。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歐洲市場目前是我國光伏產品最重要的產品銷售區域。2011年,中國光伏產業全球銷售格局中歐洲市場占到74%。美國市場這兩年也是在逐步擴大,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06-2010美國從中國內地進口太陽能電池板增長近6倍,如果美歐雙反制裁一旦實施,我國光伏產品就會被擠壓出美歐市場之外,這幾乎意味著我國光伏產業失去了生存的市場。
針對這種情況,業內給出了三個建議,第一是盡快啟動我國的光伏產業的國內市場,據專家預測,我國只要有1/3的光伏產品在國內安裝就可以制造千萬億元的內需市場,對光伏產業的發展也是很有幫助的。
第二則是可以繞道發展,一方面光伏企業可以考慮把產品銷往南非、東南亞等國家,另一方面則可以將生產線和訂單轉移到他國以規避美歐對于國內光伏產品征收雙反關稅的風險。
第三則是希望國家能給予光伏產業一些支持政策,其中最主要希望能夠推動太陽能發電上網電價法的實施,讓太陽能也像風能發電一樣真正運用到電力供應系統上來。有力的政策支持,將使國內光伏產業蓬勃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