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達等奢侈品牌在華業績滑坡
受到宏觀經濟不景氣影響,珠寶汽車等高檔奢侈品在華銷售呈現疲態。奢侈品牌普拉達9月24日公布中期業績,該集團在2012年2~7月的半年中,凈收入同比增長36%,同期中國區獲得超過50%的增速,具有超強購買力的中國消費者依然是支撐全球奢侈品增長的絕對主力。
然而進入2012年以來,珠寶、鐘表、汽車、箱包等行業多個高檔品牌數據顯示,中國市場業績在保持多年加速上漲之后已開始顯露增速下滑的跡象。
另一奢侈品牌巴寶莉今年二季度(第一財季)在亞太市場業績“急剎車”,二季度銷售同比增長18%,而在此前的半年時間里增速高達34%。由于亞太區市場不振導致巴寶莉業績未達預期,業績發布后巴寶莉股票在倫敦市場重挫7%。
今年上半年,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雖然總體銷售業績保持增長,但中國區的銷售業績卻罕見的出現了輕微下滑。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香港珠寶零售商周大福今年二季度收入增長了16%,此前一個財年周大福的年收入增幅為61%。
中國內地中高檔鐘表分銷商亨得利今年上半年的銷售增長僅6%,而在去年同期高達38%。瑞銀分析指出,該公司上半年的中低檔品牌的銷售增長有15%-20%,但高檔品牌幾乎沒有增長。隨著近期“名表門”事件的發酵,下半年高檔手表市場極可能陷入負增長。
擁有眾多名表品牌的Swatch集團在2012年半年報中也特別指出,中國市場高端手表銷售表現疲軟。
此外,備受中國人推崇的奔馳、奧迪和寶馬三大高檔轎車今年前八月中國區的銷售增速全部放緩,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品牌前八個月僅有9%的同比增長,與以往通常保持在兩位數的增速大相徑庭。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奢侈品牌在中國區業績減速主要是受到宏觀經濟不景氣影響,過去習慣于消費奢侈品的高收入人群出手不再闊綽。此外,隨著《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出臺,其中明令禁止公務員動用公款采購奢侈品,以及國內公眾輿論對于公務員穿戴奢侈品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都使得官員們對使用奢飾品顧慮重重,從而影響到奢侈品的銷售。以香港為例,近十年來,香港都是內地官員購買名表和珠寶的重要市場,但今年7月份香港暑期零售數據顯示,以往受到內地“自由行”旅客青睞的珠寶、鐘表和名貴禮品的銷售額意外同比下跌3.1%。據悉,目前多品牌已著手布局二三線城市,以挖掘新市場。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