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豆內外受氣 突圍路在何方
目前,外資不僅控制了國內大豆生產,還在供應加工等全產業鏈條都進行了壟斷,這對飼料和食用油的戰略安全已構成現實威脅。
在80%進口豆的局面下,再提國產豆重奪定價話語權變得不太現實。國產豆在壓榨方面的確存在出油率不及進口大豆,未來的主攻方向應該是食品概念和非轉基因。
黑龍江壓榨企業面臨的困境與整個國內大豆在市場上缺乏定價權的現狀密切相關。洋豆入侵嚴重蠶食了傳統大豆的生存空間。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自1996年起,中國開始進口大豆,每四年進口增加1000萬噸。今年1-7月中國大豆進口數量為3492萬噸,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0.1%;進口金額為195.62億美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6.8%。盡管8月份進口量較上個月大幅萎縮,但全年進口總量預計仍在5400萬噸左右。
大量進口不僅直接抑制了國內大豆生產,更嚴重的是,從原料供應,加工到相關的飼料和食品業已基本被外資控制。業內人士發出警示,國際巨頭的壟斷,對我國大豆產業,對飼料和食用油的戰略安全已構成現實威脅,大豆和食用油的對外依存度都已經達到60%以上,超過了安全警戒線。
國產大豆陷入減產、喪失定價權的困局,這其中有種植與加工主體的市場化選擇,也受到相關政策調整影響。
舉例說明:種植大豆畝產在300斤時,按每市斤2.3元的價格計算,每畝收入600多元;玉米相對則要高出很多,畝產一般都在1000斤以上,最高能到1400斤,按市價計算每畝收入在1000元以上。雖然玉米種植成本每畝要高出大豆100多元,但總體來看,比較收益非常明顯。
對于國內大豆如何突出重圍,多名業內人士都提到補貼政策,不過,農科院信息中心研究員聶鳳英看來,單點補貼政策不足以拯救大豆產業,“保護國產大豆需要一攬子的協議,科研進一步支持研發,種子、農機、耕種、化肥、農藥、收獲、加工等一系列的環節都有政策有投入。”
她表示,應該得到關注的并不單是大豆,而是整個糧食產業安全問題。 “ABCD”(取自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首字母)四大公司滲透國內大豆比例逐年提高,如果外資圍剿的僅僅是大豆,那還不是最嚴重的問題,如果是整個糧食系統對外依存度高到無法接受,國民的糧食安全問題就十分突出了。
“不可否認‘ABCD’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經營、企業文化,中國企業學習了很多東西。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大型跨國公司通過比市場價高出5分、1毛的價格收購糧食,但與企業簽訂合同,從種業、化肥、農藥等都要使用它們的產品。從控制加工龍頭裹挾了整個產業鏈。”這種極端情況發生的概率不是很高,但是必須防范跨國公司的過度擴張,如果到了“人家給你什么,你只能用什么”的地步就晚了。
聶鳳英表示,大豆在外受氣,在內被玉米逼到角落。從田間調研中也可以反映出,黑河市農戶種植玉米的面積和積極性都要高于種植大豆。
時巖則明確提出了“突出重圍”的路線圖,他認為目前的局面無法改變,不如選取食品概念和非轉基因為主攻方向,這樣反而能走得更遠。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