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因限抗令面臨關停
史上最嚴的限抗令已經執行兩個月,日前,據前瞻網記者獲悉,由于打擊力度過大,抗生素行業已進入冬天,不少小企業面臨關停。業界普遍認為,新政規定醫院嚴控抗生素的使用品種和劑量,或將引發藥品行業重新洗牌。
“‘限抗令’的實施,意味著將近100種抗生素沒有機會進入三甲醫院,這對藥企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說,很多大型藥企經營出現困難,一些小型藥企甚至經營難以為繼。目前該協會接到很多藥企的反映,表示自己所生產的抗生素類藥品在醫院選擇的范圍之外,根本沒法銷售,即使通過其他渠道銷售,量也非常小。在“限抗令”之下,一些抗感染藥的生產企業將需要重新規劃企業定位,一些小型藥企將不得不面臨“關停并轉”的命運。
“抗生素此前大約占據醫院整體用藥量的八成,‘限抗令’執行以后,抗生素的使用被嚴格限制,相比過去明顯減少了。”北京一家二級醫院負責人昨日透露,為了執行新規,盡管依然會有患者在看病時要求醫院多開些抗生素類藥品,但這一要求會被醫生委婉拒絕。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中國是全球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抗生素使用的受限,抗生素原料生產企業勢必將受到重大影響。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部副主任趙萍認為,抗生素的使用在我國非常不規范,營銷人員靠給醫護人員“回扣”和“提成”將藥品賣出去,“限抗令”執行后,這種營銷手段將一去不復返。
在趙萍看來,小型抗菌藥物生產企業的藥品銷售前景將很不明朗,或將以收購、合并等方式轉型,也將有一部分企業會通過引進新技術等方式轉向保健品市場,以此保存自身實力。
化學類抗菌藥使用愈發收緊,而中藥抗生素卻不在受限范疇內。抗菌藥物使用的受限,讓傳統中藥優勢凸顯。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三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上,由中國中醫科學院開展的“連花清瘟膠囊對細菌生物膜及其相關疾病影響”的實驗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該實驗結果表明,傳統中醫藥具有明顯的抗菌作用。有與會專家表示,對于抗菌類中藥而言,這一研究發現無疑是巨大的利好,抗菌類中藥或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不過,在于明德看來,由于中藥和西藥藥理不同,中藥不可能完全取代抗生素。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