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采暖行業“寒冬”將至
隨著階梯電價的推行,國內電采暖行業風聲鶴唳。“階梯電價對電采暖肯定會有影響,這是毫無疑問的。從目前的情況看還算樂觀,在有電采暖優惠政策的地區,如實行合表用戶電價的遼寧等省所受影響甚微,反之,如山西等地將有較大影響。”上海尚諾碳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童中平在9月9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電采暖行業高峰論壇上表示。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推出電采暖優惠政策的省份有所增加。8月30日,河北省物價局發布的通知指出,該省將對符合條件的電采暖用戶分表計量的,采暖用電執行合并用戶電價;未實行分表計量的,采暖期用電執行合并用戶電價。
事實上,今年6月全國推行階梯電價的消息一度讓電采暖行業風聲鶴唳。近幾年剛起步的電采暖遭遇了階梯電價的市場壓力,盡管舒適性、電氣化是未來趨勢,但電采暖企業仍需努力在多層次、差異性大的市場里突圍。
“寒冬”將至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胡必俊表示,看好電采暖行業。天津大學機械學院熱能工程系教授褚治德在高峰論壇上直言,“電是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國不缺電。”
面對階梯電價的襲來,哈工大市政環境工程學院教授張斌表示,有些企業沒有感覺到潛在的寒冬將至,未來的這個采暖季將檢驗階梯電價對市場的影響。“東三省的政策非常優惠不會有明顯的寒冬之感,但在其他省若優惠政策沒體現出來影響就非常大。”張斌警示電采暖企業不能盲目樂觀。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電采暖使用相對的清潔能源——電,不僅零碳環保、不干燥,其遠紅外線輻射產品對人體還有保健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市場都適合電采暖,如黑龍江配置50W的電采暖產品效果很好,但山西盡管配備100W的產品效果還是不盡如人意,這是地域差別所致。
哈爾濱凱諾爾暖通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國中認為,做電采暖有些特定的條件是必須具備的,否則就容易交學費,“過去我們看到的失敗工程并不完全是因為產品”。吳國中舉例,圍護結構的保溫系數不能少于60%,傳熱性不能大于45%。
胡必俊認為電采暖需要滿足四個條件:“第一,節能建筑,外墻保溫、門窗密封性好;第二,入住使用率要高;第三,程序控制要實現行為節能,該高溫的高溫、該低溫的低溫;第四,電價要便宜,現在不算太便宜,但南方沒有供熱寧愿多花錢。”
吳國中有切實體會,“樓盤一開賣掉50%,但購買當年只有少數居民入住,如果上下左右沒有人住,那入住的這一戶將苦不堪言,設備24小時工作,溫度也上不來,墻體潮濕吸收熱量,又傳導至鄰居家去了。”
因此,地產項目讓電采暖企業很棘手。“曾經有開發商到企業的工程項目去看,絕大部分居民都說好,可頂層用戶說效果不好,開發商就決定不用,百分之一的問題就變成百分之百的問題。”
吳國中提醒同行做工程項目還需考慮墻體和地面的干燥程度。他還指出,電采暖工程項目使用的第一年,不管是民用還是公用都很難獲得理想效果,因為至少25%熱量被潮濕的墻體和地面吸收。
事實上,電采暖相比集中供熱更具經濟性。“電供暖比集中供暖節約電費30%——50%”,胡必俊表示,這是調研得出的結果。集中供熱有鍋爐系統、管網系統、散熱體、控制系統組成,電采暖有電散熱器和電路。童中平透露,電采暖產品出廠價是略低的,但經銷商要求的毛利不一樣,市場上比水暖價格稍高。
另辟蹊徑
這是個多層次的市場,階梯電價只是針對居民電價,這讓吳國中找到了突破口。吳國中現在以做工程項目為主、零售為輔,工程項目主要是政府辦公樓、學校、工業廠房、地下車庫,“現在80%要么是學校要么是大型廠房,我就做這個領域的工程。”
吳國中對房地產項目一概免談,“房地產企業回款風險大,原本樓盤采用電采暖產品需要空置一年才能達到理想效果,但企業明顯等不及。當年入住效果不佳又影響樓盤銷售。”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階梯電價的影響目前來看還是有局限性的。由于全國電網輸配限制,一些省份是有富余電力的,有些還是窩電大省。吳國中瞄準的是東三省,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分別富余40%、50%、25%的電力,這為吳國中推廣電采暖產品提供有利條件。
階梯電價也不是固定的,張斌表示,國家發改委提出階梯電價時也指出可隨時微調,“當發現市場影響非常大,將會推出補充政策,對政策進行修正”。
童中平認為,電采暖還剛起步不會通吃所有的市場,階梯電價有影響但不大,可以另辟蹊徑,從沒有影響的地區、市場入手,比如公用建筑、工廠。“山西等省份可以從公共建筑入手,這個市場很大。”
而在沒有集中供暖的南方地區將近有5億人缺乏供暖設施,廣東暖豐電熱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鐵軍走的是另一條道路。“根據客戶需求,主要考慮舒適度、生活品質等,而不像北方的分戶供暖注重計量,我們研發地暖式的產品在日本很流行,技術也很成熟,不同品種類型的都做好了。”王鐵軍認為,各家企業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中國的市場差異性大、客戶的多元性選擇導致不同類型、技術、產品的配比。
張斌表示,電采暖是節能環保的產品,有特別適合的區域。如西藏要兼顧生態與經濟,對電采暖需求量大,但目前供應遠遠不足,只有2萬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