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增長乏力 三成富豪減買
經濟放緩,讓奢侈品行業也遭受沖擊。巴寶莉周二發出盈利預警,讓整個市場相當意外。近日,巴寶莉(Burberry)公司公布了近期零售狀況,其銷售數據是自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有分析認為,以中國為主的亞太需求的增長不像以往那樣迅猛,歐元區動蕩等原因,引發市場擔憂奢侈品行業出現發展放緩。
在走訪廣州市幾大奢侈品專賣店時,前瞻網記者發現,部分奢侈品牌也加入了這個打折季的隊伍,有些甚至提前近一個月時間吹響了折扣號角,不過與其他品牌大打“狂甩貨”的標簽不同,奢侈品只是低調的打折,沒有掛出折扣標識,只有走進店內,向店員咨詢價格時,店員會告之部分商品有6~7折不等的折扣。“奢侈品打折本身也隱含著奢侈品牌銷售的乏力,而且國內消費者對奢侈品消費更加趨于理性,追求個性化,加上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難免殃及奢侈品行業。”奢侈品行業資深分析員坦言。
三成富豪減買奢侈品
多家奢侈品上市公司發布的財報數據均顯示其在華銷售增速明顯下滑。有機構甚至判斷,30%左右的中國富豪將縮減購買奢侈品的開支。
巴寶莉集團在周二的聲明中指出,集團名下開業超過一年的店面,銷售額在截至9月8日結束的10周中增幅為零。這遠低于截至6月30日結束的一個季度中6%的同店銷售額增長。巴寶莉集團隨后說,公司全年盈利預期可能會是在市場預測范圍的最下端位置。
據報道,巴寶莉財務總監斯泰茜·卡特賴特(Stacey Cartwright)表示:“我們知道并非只有我們受到影響。”她稱,其他一些歷史悠久的“老字號”品牌也受到了影響。這番言論被視為奢侈品行業的不祥之兆,并引起奢侈品行業強烈反應,PPR、路易威登集團和瑞士厲峰集團均受到沖擊,股價大幅下挫。
事實上,普拉達[57.60 -2.54%]的財報顯示,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下滑,比其12個月來的高點降低了25%。此外,路易·威登和蒂芙尼等品牌,近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也有所下降。前瞻網記者了解到,手表行業也出現了需求減弱的跡象。據介紹,瑞士歷峰集團旗下鐘表和珠寶品牌卡地亞CEO福納斯日前透露,中國對卡地亞高端手表的需求正在減緩。中國最大名表零售商亨得利[2.24-1.75%]控股有限公司近日也透露,最近幾個月以來,國內對高端手表的需求增速已放緩至個位數。
為何每年還固定漲價?
一方面是奢侈品牌財報數據疲軟,需求乏力,另一方面奢侈品牌并沒有放慢其預備提價的腳步。早前有消息稱,包括路威酩軒集團(旗下品牌LV等)、普拉達(旗下品牌PRADA等)在內的部分奢侈品巨頭開始考慮提價。
剛在太古匯購入一個chanel的林小姐說,“有chanel的銷售人員告訴我,這個牌子可能又快要漲價了,很可能今后廣州和香港兩地買包包的價格相差不會太大。”
業內人士表示,年中折扣是奢侈品營銷的插曲,漲價并不斷拓展新店,才是品牌發展的主旋律。意大利奢侈品公司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 SpA)今年6月宣布,它將在中國內地目前289家門店的基礎上再增100家。德國Hugo Boss AG今年5月表示,未來三年將在中國內地的門店將接近150家。
奢侈品買手小范說,“奢侈品漲價已是每年的例牌,關鍵就看它每次漲價的不同的時間點。再說,不漲價,如何保持奢侈品所謂保值增持的品牌地位和營銷策略。”但也有市場人士質疑,漲價和打折未必能真正打動消費者,奢侈品市場形勢還有待觀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