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業遭遇寒冬 業界大佬風光不再
國內新能源行業曾經歷過極為風光的時代,但如今卻遭遇史上最困難的時期。
此一時,彼一時,正是當下新能源大佬們的真實寫照。8月15日晚間,尚德電力公告稱,公司創始人、原董事長兼CEO施正榮卸任CEO,由原CFO金緯接替,施正榮繼續擔任董事長一職。
兩周之后的8月30日,風電龍頭企業華銳風電公告稱,原董事長兼總裁“風電強人”韓俊良不再兼任總裁,只留任董事長,公司創始人及股東尉文淵當選公司代理總裁。強人紛紛退居二線,反映了新能源行業的現實困境。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施正榮一向被認為是光伏教父,是光伏行業早期拓荒者,當然也從中賺得盆滿缽滿。2006年施正榮曾榮登中國首富位子,尚德電力2005年上市后,股價一路走高,2007年時每股價格曾超過80美元。
如今尚德股價下跌至1美元以下,施正榮辭去總裁之時,尚德陷入多重風波,包括行業危機、與GSF(環球太陽能基金管理公司)的反擔保糾紛、利益輸送疑云,以及歐盟反傾銷調查的威脅。
光伏巨頭甚至向政府公開求援,以渡過難關。也有傳聞稱,光伏巨頭可能投入國企的懷抱。分析師評價稱,由CFO接任CEO,跟尚德目前面臨的財務困境有關,政府即使救市也是牽線搭橋,為企業尋找資金,不可能全面提供支持,這種情況下,需要懂得財務的人員總攬全局。
一個光伏快速增長時代的大佬就這樣默默地退居“二線”,專注于公司戰略了。而施正榮也不孤單,風電巨頭華銳最近也經歷了人事變動。
從創始人韓俊良手中接過華銳風電總裁職位的尉文淵,也以資本運作能力見長。仍然擔任華銳風電董事長的韓俊良,也是業務出身,帶領華銳一路狂飆突進,幾年時間內成長為排名第一的風電生產廠家。不過,隨后因為對風電前景判斷失誤,庫存增加,資金鏈緊繃,華銳一直在苦苦掙扎。
韓俊良一向低調,極少接受媒體專訪。此前華銳已經卷入與國外公司的專利糾紛,資金流緊張。
對于此次人事變動,在風電行業有多年經歷的一位業內人士稱,這是企業發展的必經階段,董事會和總裁將更專注于各自角色,決策權和管理權的分開將使內部決策過程更加規范,保護所有股東的權益。
出任代理總裁的尉文淵非泛泛之輩,其參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創建,是資本市場早期的風云人物。據前瞻網記者了解,2005年華銳風電成立時,尉文淵也是發起人,同時也是華銳的投資人和股東。不過,外界普遍認同其資本風云人物的標簽。
華銳媒體負責人王文稱,尉文淵目前沒有接受媒體采訪的計劃,忙于公司內部事務梳理。上述風電業內人士稱,行業近期看不到走出困境的跡象,各家公司應對方式不同。
喧囂過后,重歸調整。大佬們歸于幕后,離開一線,能給行業帶來真實的變化?只能等著瞧。而眼前,歐盟的反傾銷調查讓各企業焦頭爛額,光伏大佬們更被淡化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