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貸已經威脅到銀行生存?
日前,阿里巴巴聯合騰訊等宣布將依據網絡信用對中小企業24小時發放貸款,業內人士表示,這將對銀行業造成沖擊。
不過,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銀行業人士表示:“商業銀行隨便一個支行每年都有過百億的量,200多億對銀行而言不值得一提,即使對于銀行中小企業部門,也不會形成特別沖擊。”
日前,阿里巴巴從事小微企業及個人融資業務的阿里金融宣布,將阿里巴巴平臺上的阿里貸由針對部分地區的付費會員推廣到全國普通會員,并聲稱依據網絡信用24小時即可發放貸款,引發業界關注,甚至有觀點認為,阿里貸已經威脅到銀行的生存。
但是阿里貸內部人士坦言,阿里貸雖然有些成就,但是市場份額只有零點幾個百分點,掀起這么大風波公司都頗感意外。
貸款額度和注冊資本均不敵銀行
根據阿里金融披露的數據,2012年上半年,阿里金融累計向小微企業投放貸款130億元;如果追溯到阿里金融成立之日算起,這一數字更是高達280億元。
然而,有銀行業人士表示,兩年多才兩百多億元的規模,而且每筆的貸款額度平均只有幾十萬元甚至更少,這對商業銀行而言不值得一提,隨便一個支行甚至是農村信用社每年的交易額都能過百億元,對銀行業形成不了什么沖擊。
“阿里巴巴作為一個企業,即使資金再充足,能拿出多少用來貸款?從體量上而言,阿里貸和銀行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該銀行業人士說。
另一位從事民間借貸業務的人士也說,金融行業的交易額和日常生活的交易額不是一個概念,阿里金融貸出去的錢可以部分收回,然后再用收回的部分繼續放貸,滾雪球似的不斷變大,但是實際的資本金可能只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根據前瞻網記者查證,阿里金融旗下有兩家小額貸款公司,分別為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和重慶市阿里巴巴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共計16億元。前瞻網記者在網上搜索到了兩家農村商業銀行,注冊資本金都接近百億元規模。
壞賬風險增加
據悉,阿里貸主要依據用戶在阿里巴巴B2B平臺積累的交易記錄和信用情況,聲稱“無抵押無擔保”、“免費申請沒有雜費”和“用幾天算幾天利息”,以在24小時之內即可放出貸款。
“銀行需要抵押,手續還很長,我們這種小公司根本拿不到錢,卻在阿里貸輕輕松松地拿到了30萬貸款。”一家電器經銷商的老板王先生證實了阿里貸的上述承諾。
不過,對于24小時即可放貸,王先生認為存在夸大的成分。據稱,阿里貸同樣會要求用戶提交公司運營狀況的相關材料,還會派人前來公司實地調研。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相比擁有百年歷史的商業銀行,小貸公司的歷史不過數十年左右,在如何防范壞賬風險、如何監管資金用途方面都有待完善,阿里貸依據網維平臺去小貸業務的創新,一定程度上使得這些固有風險被放大了。
“小貸公司面對的本來就是高風險群體,網絡信貸由于無抵押擔保,對用戶資金、運營等實際情況又取證困難,很容易出現壞賬。”上述銀行人士說,雖然貸款利率要比商業銀行高很多,損失一筆貸款仍要通過十幾筆甚至幾十筆交易才能賺回本金。
前瞻網記者在阿里金融官網上了解到,其每隔一個季度都會披露欠款企業黑名單。今年5月到8月間,阿里金融至少出現了17筆金額較大的欠貸,單筆涉及金融多在100—500萬元之間。
小微企業融資難
催生網貸興起
中小企業由于抵押能力較弱、單筆金融較少,一直不被銀行重視。雖然在政策的推動下,部分商業銀行成立了中小企業部門,甚至投入不少資金用于廣告宣傳,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部分小微企業仍然難以擺脫被歧視的命運。
在這種情況下,民間借貸風生水起,利率更是水漲船高。據悉,去年上半年是民間借貸利率最高的時候,月利12分,年利率144%,最近雖然有所緩和,不過月利仍在3分左右,也就是年利率36%。
而按照政策規定,民間借貸利率不得高于銀行基準利率的4倍,否則多出的部分不受法律保護。根據這一要求,民間借貸利率的法定最高年利率為25.24%。
正是看到了民間借貸這一商機,部分從事民間借貸的網絡平臺應運而生。業內人士表示,這個平臺的推出,對推動民間借貸的規模化和透明化具有重要意義。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