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業用工荒漸顯 員工年均流失率為23%-35%
零售行業"用工荒"漸顯
人口紅利一直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我國卻正處于人口紅利下降的通道之中,零售業普遍面臨人手短缺的問題,人才流失嚴重。
數據顯示,零售企業員工年均流失率為23%-35%。其中,基層員工流失率占比為60%-70%。這也造成不少零售高管聚到一起,十有八九會談到用工荒的問題。
年輕人難招 流失率居高不下
“昨天中午去單位樓下的飯館吃飯,叫了好幾次才有服務員過來搭理,上菜速度那叫一個慢。”在朝陽門附近工作的徐小姐反映,當時飯館里吃飯的人并不是太多,她認為,關鍵是服務員實在太少了。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由于人手短缺,很多餐廳原本一名服務員負責一個包間,如今變成了一人要看兩個包間。上菜速度慢、更換餐具不及時、無法及時回應顧客需求的情況時有發生,顧客抱怨服務水平下降。
“前些年剛遷入新址時,我們招聘服務員,模樣、身材都得精挑細選。可現在,想找有點兒經驗的服務員,月薪3000元都招不上來。”晉陽飯莊總經理盧文海感嘆今非昔比。他說,店里最多時有210名服務員,如今只剩下160多人。剛剛出差一周回來,店里服務員又走了四五個。
缺人手不僅僅是餐飲業遇到的問題,超市高管們這兩年來也頻頻為“招工難”而頭疼。
張女士幾年前曾在一家超市負責招聘。她說:“那時條件還挺嚴的,要求35歲以下,身高要在1米6以上,學歷還得是高中或是中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彭建真也回憶說,四五年前超市開新店,招聘的通知發出去,前來應聘的最多能有幾千人。
然而不過幾年時間,形勢就突然急轉直下。華普超市營運總監程英河說,現在年輕人不好招,因此招聘條件就不斷放寬,年齡、身高和學歷都不會像以前卡得那么嚴了。“現在店里大部分是40-55歲的員工。說起來大家可能不相信,我們的保安隊伍里都有45歲的人了。”往年招聘中超市方的主動地位也不復存在。鼓建真透露,今年某家跨國零售企業開新店招人,前去應聘的竟然只有二三十人。
更有甚者,零售企業開始返聘離退休人員。據張女士介紹,有些超市的女店長工作到了55歲退休,但因為超市根本無法在短期內找到合適的人選,不得不把這些已退休的店長返聘回來繼續工作;在某老字號餐廳,上了年紀的返聘人員已經占到用工總數的15%以上。企業負責人坦言:“他們不用繳納‘五險一金’,對企業來講壓力會小一些,個人也能拿到更多收入。”
用工荒不僅令零售業的高管頭疼,甚至還波及到了供應商。“現在超市把促銷員當員工用是很正常的事,”供應日化用品的張先生說,“促銷員對商品的銷售業績很關鍵,但超市缺人,就讓促銷員幫著收貨、上架。促銷員真正用來介紹商品的時間很少,影響銷量不說,我們交給超市的管理費還一分不少。”
對于百貨企業來說,公司還要面對地產和品牌商的強勢挖腳。不少在同一家百貨打拼多年的元老級人物,在高薪的誘惑下,近兩年都開始考慮向更高平臺發展。新加坡某大型商業地產商招商部經理透露,此前和她一起在百貨業共事多年的同事,有七成轉戰商業地產,工資是推動其跳槽的主要原因。
“零售企業員工流失率依然偏高。2011年的年平均流失率為23%-35%。其中,基層員工流失率占比為60%-70%,中層占比為15%-20%,高層占比為5%-6%。”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
據不完全統計,人才缺口最大的依然是店長、采購、生鮮、物流管理人員及營銷企劃人員,這類人員的缺崗率高達20%-30%。其中,基層員工中的收銀和防損崗位是最難招的,到崗率也是最低的。
作為窗口行業,零售業的員工每天都會與消費者零距離接觸。因此用工荒對零售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服務質量的下降。北京超市發總裁李燕川認為,員工到崗率低還意味著短期內部分員工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增加,不僅無法保障工作質量,還不利于員工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遲遲招不夠人,零售企業很可能就會向供應商要人,讓促銷員幫企業干活,這顯然是不利于零供關系的。”李燕川說。
“現在零售企業都是希望從內部培養接班人,而不提倡‘空降’高管。但現在基層人員流失率這么高,未來十年企業可能會面臨招不到合適的中高層員工的情況。”彭建真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