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業產能過剩嚴重 長虹“內購會”再掀價格戰
由于家電業不斷擴展,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上半年大部分家電企業業績下滑。那邊電商廝殺激烈,這邊家電廠商競爭也在升級。近日,長虹發起“內購會”。
今年家電企業半年報陸續出爐,然而業績整體不佳。新一輪節能技術升級中,家電巨頭龍爭虎斗,意在扼住行業咽喉,掌控行業的話語權。
業績下滑 長虹發起“內購會”
截至目前,30多家家電行業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出爐,大部分業績出現下滑。
28日,長虹發布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收入232億,同比增長1%;凈利潤1.47億元,同比下降36%。
不久前發布的美的電器201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389.90億元,同比下降37.15%;凈利潤20.89億元,同比增長5.73%。海爾、海信等家電公司則表現平平,九陽、蘇泊爾等小家電公司利潤出現虧損。
業內人士指出,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系列政策極大透支消費力,隨著以舊換新政策逐步退出,消費乏力。家電廠商接下來恐怕將在提升業績上下功夫。
電商價格戰雖半月有余,卻只聞硝煙未見戰火,家電促銷戰卻在實打實的進行著。29日,得到長虹證實,長虹即將掀起一場“內購會”。
長虹一位高管說:“此次‘內購會’品類包括長虹全線產品,折扣最多可至半價。”對于長虹首挑價格戰一說,其表示:“更準確地說這不是價格戰,而是一種促銷方式,去除中間流通環節,廠商直銷讓利于消費者。”
雖然,這不算是傳統意義上的價格戰,但卻引發業內一連串反應。
一位知名家電廠商負責人說:“促銷我們從未懈怠過,同行的競爭,我們只會更加努力積極應戰。”畢竟面對頗具勢力的同行挑戰,對于不服輸的家電巨頭們而言,這是極具誘惑力的。
中國家電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表示:“對于家電企業而言,行業整體情勢下滑,節流作用遠大于開源,家電產品基本在合理的定價體系,本身家電利潤已經不高,不會過多引發價格戰,然而逆市之下做出這樣的促銷也非常不容易。”
技術爭奪背后的話語權之爭
國務院節能新政出臺已有數日,265億家電消費補貼政策刺激之下,家電市場一如預計呈現緩慢回暖跡象。然而不給力的業績,足以凸顯家電廠商的嚴峻處境。
如今電商激戰,利潤空間貧瘠,從全球市場競爭中潮流追隨的扮演者,家電巨頭紛紛打破禁錮,展開核心技術的爭奪戰。一場面向市場的話語權之爭已暗中涌動。
雖然四川長虹業績出現下滑,但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長虹智能電視上半年市場份額達20.38%,仍處于行業第一名;冰箱壓縮機市場份額繼續穩居全球第二名。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以來,長虹彩電已經儲備200余款高效節能平板電視,覆蓋19英寸-64英寸液晶和等離子電視全線產品。高效節能平板電視集中上市,將對彩電消費市場形成很大沖擊。
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表示:“受環境影響,上半年家電行業業績并不理想。無論從產業政策和國際市場重視的環保需要來講,節能技術是下一步家電企業競爭至關因素,掌控話語權將為企業強競爭能力提供保障,占據行業最高點。”
業內人士認為,增速下滑這是主動調控的結果,增速下滑不見得是壞事。“長虹處于產業結構調整狀態,在主動調控之下,需要一段過程。如長虹壓縮機加西貝拉銷量世界第二,對冰箱拉動效果將很明顯,目前長虹擴展壓縮機、冰箱規模,處于爬坡階段。如果取得絕對優勢,未來在全球范圍內獲得絕對優越的條件。”
冰箱產能過??皯n
隨著冰箱企業紛紛擴展產能,“大躍進”的發展模式也在冰箱行業的歷史上演,行業競爭亦是未逃過殘酷命運,利潤越發微薄,行業面臨洗牌。
隨著國內外市場對冰箱能效等級要求的不斷提升,各國市場準入門檻的提高,家電企業需要在節能技術方面不斷進步,以適應市場的要求。
據美菱相關人士介紹,2011年推出的三門0.29度產品BCD-212D3CA已批量上市,該冰箱耗電量降至0.29kWh/24h,降幅達26%,目前仍為市場上最節能的三門冰箱。同時兩門風冷冰箱節能設計產品為市場上相同容積段,相同結構產品中唯一達到能源之星標準的冰箱。美菱冰箱預計到2013年全美菱冰箱產能為810萬臺/年。
業內人士指出,家電下鄉政策的逐步退出,冰箱企業競爭形式更加嚴峻,節能技術領先是關鍵。
美菱相關人士表示:“美菱產品全面向節能升級。”節能產品的占比,2011年美菱一級能耗產品生產占比達到72.3%,一級能耗節能產品市場銷量占比則達到69.8%。而從2012年年初至今一級能耗產能占比突破76.7%,銷量占比則突破71.5%。洪仕斌如表示,未來家電業將向智能和節能方向發展,目前節能技術已相對成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