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配方暴露行業亂象 8年國標難產能否出臺?
民以食為天,食用油在百姓生活中居重要地位,沒有什么比食品安全更牽動百姓神經的了。日前,中儲糧在全國糧油企業中首個公布其新產品金鼎調和油的配方配比。業界認為,這一“小小”的舉動不僅關乎國計民生,還可能推動我國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的出臺。
食用調和油配方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行業“最高機密”,這款新產品配方配比的公布對國計民生有什么積極意義?對推動行業發展有什么影響?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配方“揭秘”市場亂象曝光
“調和油再熟悉不過,但油里摻了什么、摻多少都是企業說了算,百姓根本就是‘霧里看花’。”一些市民對食用調和油的質量有疑惑、有擔憂,也有期待。
在中儲糧金鼎發布的這款調和油產品標簽上,明確標注著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油品的名稱和比例。企業“揭秘”產品配方與配比,這在我國食用油行業當中尚屬首次。
我國是食用油消費大國,2011年我國調和油市場消費量已經占小包裝油消費總量的30%以上,終端市場出售的調和油品種不下二十余種。但一個突出的現象是,這些調和油盡管都在名稱上突出其“最昂貴”和“最看重”的油品,也會標注產品配料,但消費者卻看不到調和油所含各種油料的具體含量和配比。
專家認為,這釋放給食用油行業的信號是,調和油生產企業往往僅加入很少具有較高營養價值、價格高的油品,用價格低的食用油作主要成分,卻以調和油來為產品命名。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100元的大豆油,除去生產、包裝和銷售成本,只能賺3元錢,即3%的利潤率。而100元以大豆為基礎油的調和油,盈利可以達到6元,即6%的利潤率。豆油如此,茶籽油等更甚。于是,一些企業私下打起“小算盤”,象征性地摻入少量貴重油品,有些根本就不摻,個別產品甚至起著“茶籽油”的名,裝著“菜籽油”的料。
中國糧油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瑞元認為,公布配方配比雖只是一個企業的“試水”行為,但卻可看作是油脂行業“革命性的一步”,將有效助推調和油行業更加公開、透明,加快調和油行業重新洗牌的速度,并有效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
“油瓶”雖小健康風險不容忽視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配方比例分別為47.50%、41.40%、6.00%……這些名稱和數據不僅僅是配方和配比,它的另外一頭牽系的是食品安全和健康問題。
我國是食用油消耗大國,但不合理的油鹽攝入給居民健康帶來嚴重威脅。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我國八成家庭人均食鹽和食用油攝入量超標。同時,亞麻酸攝入不足,比例失衡,影響嬰兒智力發育,導致肥胖、免疫力低下、亞健康等問題。
王瑞元介紹,從營養與健康的角度來看,食用油的脂肪酸組成對人類至關重要,但世界上沒有一種單一油品的脂肪酸組成能完全滿足人類生存需要。不僅如此,由于消費者缺乏對調和油各種油品構成比例的了解,導致長期誤食,給身體營養均衡帶來嚴重影響。
中儲糧金鼎食用調和油研制項目組組長謝黔嶺介紹,營養均衡的調和油產品實際上更多是指脂肪酸均衡的概念,而金鼎此款調和油產品富含茶多酚、橄欖多酚等具有良好抗氧化、抗衰老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質,同時加入花生油和芝麻油,滿足了消費者對于食用油風味的需求。“目前市場亟須營養均衡的調和油品種,金鼎此次推出的調和油是完全符合人體脂肪酸需求的食用油產品,并且是公開、透明,經得起時間和技術檢驗。”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民說。
8年“難產”國標能否出臺
“食用調和油的國標從最初提出到現在,已經經歷了8年時間!顯然,這個標準推遲得太久了。”王瑞元說。
2004年,我國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8個食用油產品國家標準(“新國標”)就已正式施行,標準明確要求產品等級、生產工藝、原料產地等須在包裝上標示。這其中,在終端銷售市場比例日趨擴大的調和油國家標準卻仍“缺席”。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食用植物調和油國家標準》早在2005年就開始了制定工作,并形成過征求意見稿,隨后形成了《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送審稿》,2008年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開始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但多年過去仍未見國家標準的廬山真面目。“這個標準快則今年年底,慢則明年上半年就會出來。”王瑞元說。他同時透露,這個國標將可能會要求生產企業標示出產品配方,但具體的配比由于涉及商業機密,可能暫時不會要求公布。
不止食用油,行業標準不健全和產品信息不透明的問題也一直牽動著百姓的神經。專家表示,糧油企業公布調和油配方,其更加重要的意義在于作出一個表率,任何事關國計民生、居民健康安全的行業,都應當明確其原材料配方配比,讓百姓放心消費,讓行業健康發展。
劉建民表示,此次公布調和油配方配比是出于中儲糧作為央企的使命和責任的角度來考慮的,希望通過自身努力促使行業健康發展。企業將努力配合國家制定相關標準,但主要是還是主管部門牽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