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逼退大賣場 中國零售業大洗牌來襲?
受到電商和社區超市的沖擊,沃爾瑪、家樂福和樂購等大賣場不復當初光景。當下在中國市場的尷尬遭遇不過是各自“因”結出的“果”,但事實上,中國的零售大環境也在這一過程中推波助瀾。
高成本逼退大賣場
相比外資零售企業大肆擴張的2005年前后,如今的中國零售業似乎再也復制不出那樣的好光景。在租金成本翻番、人力成本飆升這兩座大山的壓迫下,身處中國市場的內外資零售企業無一幸免。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12年以來,受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影響,連鎖零售企業普遍出現明顯的銷售增長乏力甚至負增長現象,同時人工和房租等成本繼續大幅上漲,企業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多家企業爆出盈利警告,開店速度明顯減緩,資本市場也頻頻跳水。
該報告指出,成本上升不可避免是目前中國連鎖零售企業存在的共性問題,2011年連鎖零售企業人工費用上漲26%,租金成本上升10%,2011年~2015年將是門店租賃到期的高峰時期。
在內資零售企業的管理者王衛看來,零售業成本高漲的如今,受傷害最大的就是大賣場業態。
“受到電商和社區超市的沖擊,大賣場一枝獨秀的時代已經過去,賣場中的家電、服裝區的存在價值已經受到很大的質疑。”王衛補充道。
對此,有業內專家指出,隨著各方面成本的上漲,大賣場在中心城市或核心商圈維持低成本運營空間越來越小,要保持低價定位,大賣場郊區化已經成為趨勢。
事實上,不少外資超市都有嘗試在中國引進大賣場以外的業態,可惜,就目前來看收效甚微。
而相比蘇寧國美這些傳統家電銷售企業在電子商務方面的賣力投入,外資零售企業也開始往線上發展。在電商價格戰打得正酣之際,沃爾瑪對電商1號店的增持收購也得到了商務部的放行。
對此,有業內人士強調,相比蘇寧國美在電商方面的成績,不管是內資還是外資,傳統零售企業在電子商務上由于人才、模式等方面的原因,與當初的設想還存在不小差距。
逆市擴張“良機”?
高成本壓迫的不僅僅是沃爾瑪、家樂福和樂購這三家外資零售巨頭在中國的表現,對于零售企業而言,2012年上半年的日子大多相當慘淡。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永輝超市、人人樂、步步高、卜蜂蓮花等近30家零售商公布的半年報業績顯示,大部分零售企業利潤下滑明顯,其中人人樂下滑了137.37%,凈虧損5788萬,泰資零售企業卜蜂蓮花,凈利潤下滑也超過100%。
有業內專家預計,今年下半年零售業形勢也很不樂觀,甚至未來兩三年市場都難以強勁反彈,行業低谷期或將長期持續。
在國內經濟增長放緩、零售業利潤趨降的大背景下,很多企業采取了收縮戰略,但作為收購家樂福傳聞的主角之一,華潤卻表現出頗為另類的逆市擴張。與此同時,民營零售品牌——永輝超市的拓展腳步也邁得不小。
對于內資企業的高速擴張,有零售企業高層表示,“商業網點是稀缺資源,一旦抓不住就會錯失未來3~5年的市場份額。”
盡管機會難得,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零售人才的缺乏也會成為零售企業快速發展的桎梏。
“華潤創業一年要開400~500家店,對于企業而言,人才儲備遠遠不夠,哪里去招攬人才來填補這么大的缺口?”上述人士表達了自己的困惑。
事實上,除了華潤、永輝等中國本土的零售企業,來自日韓的零售企業似乎也開始在華發力。
有外媒報道稱,樂天瑪特今年下半年將在華新開17家超市。
而日資零售企業永旺最近則發布盈利警告,預計今年上半年盈利將同比降低,原因包括新店開張所產生的開業前期支出增加,但對于中國市場永旺依然不斷加碼。繼今年3月正式在北京成立總部后,日前永旺在全國有多家購物中心項目處于籌備中。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壟斷整個零售市場,外資企業的搜索,并不會影響當前格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