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新政或推動家電大洗牌 將拉動內需4500億
近日,國家發改委對節能家電的補貼政策再次啟動新的標準,以加快節能產品推廣。面對未來各條產品線或迎來行業洗牌的大勢,企業重金投入節能產品,節能升級有望成為家電市場新契機。
前瞻網記者走訪各大賣場發現,新政實施兩個多月來,節能產品銷售火爆。新政相較2009年節能惠民工程在品類范圍、補貼力度上均有大幅提升,消費者對節能產品的認可度上升,各大賣場的節能家電的銷售占比達到50%以上。
拉動內需4500億
為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的消費,今年6月1日起,國務院近日下發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政策,其中包括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對能效等級1級或2級以上的空調、電視、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10大類高效節能產品進行推廣應用。
具體產品補貼標準不同,以頒布的“補貼細則”為標準,其中,空調補貼上限是400元/臺,電冰箱400元/臺,電動洗衣機260元/臺,熱泵熱水器600元/臺,燃氣熱水器400元/臺等。
據預計,新一輪擴大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舉措有望拉動消費需求4500億元,比此前預測的3000億高出1500億,并實現年節能1170萬噸標準煤。(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從去年下半年起,由于家電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等促消費政策到期結束,家電行業明顯放慢腳步,市場一度慘淡。
奧維咨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內銷彩電零售規模為852萬臺,同比下降18.6%;零售額297億元,同比下降24.5%。而“五一”前后三周,國內液晶電視銷量同比下降4 .8%,冰箱下降6.4%,洗衣機下降4.7%。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購買節能補貼家電并沒有數量限制,既能穩定增長、擴內需,又促進調整結構和節能減排,是新一輪消費政策的最大亮點。“政府實以節能補貼之名,一方面促使企業產品結構升級,另一重目的則是刺激家電市場消費,拉動內需。8月底、9月份甚至到‘十一’節能產品的銷售將迎來高峰。”
節能產品銷量增三成
近日,前瞻網記者走訪多家賣場了解,節能補貼政策實行的兩個多月來,節能產品銷量上升。
記者發現,無論是大型賣場,還是家電品牌專賣店,商家都把節能的標識放在顯著位置上,大部分在售的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產品都貼有“能效標識”。“節能”二字已然成為多數家電產品的金字招牌。
蘇寧銷售人員透露,相比普通的家電,節能家電的價格要貴兩三成,這導致很多消費者并不愿意選擇節能產品。政策補貼后,兩者之間的差價已明顯縮小。“實施節能家電優惠補貼以來,賣場內售出的節能家電產品比此前增加兩到三成。”
“就空調而言,一臺二級變頻空調價格約為4000多元,補貼400元后是3600多元,和三級的不享受補貼的價格差不多,消費者大多選擇前者,也更加節能省電。”美的銷售人員表示。
此外,小家電亦可享受補貼政策。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近日發起的小家電·廚衛電器專項惠民補貼活動,此次參加惠民補貼的賣場有國美電器、永樂電器、大中電器等。消費者在上述家電賣場購買微波爐、電飯煲、豆漿機、凈水器等廚房節能家電,可享受專項現金補貼,最高補貼可達成交價總額的10%。
國家加大節能惠民補貼的同時,廠家和零售商也推出了配套的優惠促銷政策。廠家補貼、國家政策補貼、賣場補貼三合一的補貼方式,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三重優惠補貼近千元,一款一級能效空調的價格跌破4500元,優惠力度前所未有。”國美銷售人員表示。
中信建投投資顧問王博分析,國家用外力促進企業科技內力的發展,對各方均長遠利好,對消費者來說意味著將以最優惠的價格用上最節能的產品,無論在前期投入還是后期使用成本上都可大幅度節約。
節能升級促行業洗牌
新政的“節能導向”或促進家電行業洗牌。
此次節能補貼政策確定了“超高效產品設立較高補貼標準”原則,即高能效產品獲高補貼,一般節能產品則不在利好政策范圍內。
就空調而言,由于入圍的節能產品將獲得單臺最高400元的補貼,因此廠家都將產能逐步轉向高效產品。據了解,主流家電廠家也已開始調整產品結構,將以節能產品生產銷售為主,預計下半年賣場中節能補貼產品將超70%。
志高空調副總裁林崐表示,志高短期內將停產非中標的低效產品,把生產計劃全部轉向中標型號,從而加快一、二級能效空調的推廣。格蘭仕宣布不再生產未中標節能補貼的空調產品,而包括美的、格力在內的空調廠家也紛紛表示將主推高端節能產品。創維彩電事業本部總裁劉棠枝透露,為達節能彩電的補貼要求,創維將停產CCFL背光液晶電視的時間提前至6月。
業內專家分析,從中標結果看,國內大型家電廠中標的型號最多;中小型企業、外資品牌中標的型號較少,有的型號數量只有個位數。此次政策的“節能導向”或將促進家電行業的洗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