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抗令或致抗菌藥行業縮水400億元
抗菌藥行業遭遇限抗令
史上最嚴的限抗令的出臺,讓抗菌藥行業遭受沉重打擊。隨著限抗令實施,各醫療機構的抗菌藥物管理更加嚴格,使用量大幅下降。這也反映在了生產企業的產量上。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業內估算,全國抗菌藥市場縮小5%左右,估計能達到400億元。可能還會有廠家被淘汰。不少生產企業大幅減產,行業面臨重新洗牌。
-藥企 部分廠家 減產50%-60%
“從去年四五月份,業內就感受到了強烈的市場壓力。”齊魯制藥有限公司下屬齊魯天和惠世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保勇說,去年5月份全國藥品交易會在南京召開時,業界就普遍感覺壓力大了,尤其是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廠家。
他介紹說,在該管理辦法實行之前,國家就加強了對抗菌藥物的管理。“我們也感受到了很大壓力,政策實施后,一些高價藥品銷售數量減少,低價藥品銷售量增加。2011年與2010年相比,我們的市場份額有增長,但利潤率卻有所降低。”
齊魯制藥下屬齊魯安替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傳山指出,有些競爭力不強的廠家會被市場淘汰,“該政策的出臺能加速行業的洗牌,也有利于技術好、產品質量高的廠家勝出。”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部分抗菌藥生產廠家減產量達到50%-60%。“據業內估算,全國抗菌藥市場將縮水400億。可能還會有廠家被淘汰。”
-經銷商 銷售量未減,營業額降低了
“我們正在按照省里發的《山東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制定我們醫院的目錄。”省城一家二級醫院的副院長說。根據規定,各醫療機構需要從目錄所列的121種抗菌藥物中,選定本單位的抗菌藥物目錄,其中三級綜合醫院不得超過50種,二級綜合醫院不得超過35種。
該副院長說:“抗菌藥是醫院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現在嚴管導致醫院收入減少。”據介紹,現在大部分醫院藥品收入占到50-60%,甚至更高,而藥品收入中超過20%的來自抗菌藥。“大醫院還好點,像二級醫院,收入就會減少。”
省城一家三甲醫院藥劑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醫療機構在配備抗菌藥時有品種數量限制,但《山東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中那些沒有標注劑型的,醫療機構在配備藥物時,是可以選擇兩種劑型的,“所以,算下來,三級醫院能夠配備的抗菌藥物,按劑型品規算可能接近百種。”
“我們作為流通企業,從銷售的藥品數量看,沒有明顯減少。”省內一家大型醫藥流通企業相關負責人坦承,雖然如此,但經營額卻有一定程度下降,“這主要是現在對那些價格高的抗菌藥管理嚴了,所以用量少了,但是那些便宜的藥用量相應增加了。”
-藥店 沒有處方仍能買抗菌藥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按照省衛生廳8月1日出臺的《山東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紅霉素、阿奇霉素(口服)、羅紅霉素等非限制使用級抗生素,市民在部分藥店哪怕沒有處方仍可以隨意購買。
8月22日,省城幾家藥店,很難找到提醒患者抗生素不利于身體健康的提示牌或公示欄。在緯二路旁一家藥房,記者稱感冒喉嚨疼,想買羅紅霉素膠囊一類的消炎藥。藥店銷售人員問記者之前吃過這類藥嗎。記者看看柜臺,發現利君沙、阿奇霉素片、羅紅霉素膠囊等抗生素類消炎藥整齊地排列著,隨口答道:“吃過,以前感冒用過。”銷售員立即取了一盒羅紅霉素膠囊給記者。就這樣,記者順利買到了該藥。
但隨著相關部門對抗菌藥物管理的加強,部分管理嚴格的藥店也規范了許多。“前幾天去一家大藥店,想買點阿奇霉素,沒有處方,結果沒賣給我。”22日,在省城一事業單位工作的鄧先生說。
專家表示,抗菌藥毒副作用大,容易造成人體器官損傷,影響肝、腎臟功能等,而且不同抗菌藥針對的菌群、作用機理等都不同。患者應嚴格按照醫囑,不可自行亂購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