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酒之爭背后的利益格局
國酒之爭
“國酒茅臺”商標通過初審的公示,引發業界嘩然。各大名酒紛紛表示自己才是國酒。目前,距“國酒茅臺”通過國家商標局的初審已逾滿月,各家酒企的反對呼聲也隨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衰弱。除汾酒、杜康等白酒企業公開宣布已向國家商標局遞交異議申請后,五糧液等川酒似乎未見后續的實質性動作。對于這場戰爭,白酒行業營銷專家肖竹青表示,川酒企業絕不會袖手旁觀,一定會站出來提交異議申請。
“國酒茅臺”引發行業亂戰 白酒分化為兩大陣營
無論是國家商標局還是貴州茅臺集團恐怕都沒有想到,7月20日“國酒茅臺”商標通過初審的公示將會引起如此巨大的行業反對及社會反響,幾乎引發了一場中國白酒行業的亂戰。在業內反對貴州茅臺注冊“國酒”商標的同時,一些酒企開始比拼“國酒”歷史。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汾酒是1949年第一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開國第一宴所用白酒,此外,張裕葡萄酒等也多次作為國宴用酒。同時,汾酒方面還表示,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于1952年、1963年、1979年、1984年和1989年組織了五屆全國評酒會,其評選的國家名酒(如汾酒、瀘州老窖酒、西鳳酒、五糧液酒、竹葉青酒等)均屬于中國有代表性的酒,均可稱為“國酒”。
瀘州老窖同樣不甘示弱。此前,其向媒體公開表示:“要論‘國酒’,有400多年窖齡的瀘州老窖更有歷史沉淀和申請的資本。”瀘州老窖董事長張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1573國寶窖池群是中國連續使用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窖池群落,被譽為‘中國第一窖’,所以瀘州老窖擁有的是非常珍貴難得的稀缺資源。”
“拼”歷史的舉動甚至引發了黃酒企業的興趣。新浪微博實名認證為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經理、教授級高工的楊國軍日前在微博上直呼:“要說真正的國酒,應該是黃酒。黃酒之黃,不僅僅指炎黃子孫、黃土地、黃皮膚、還是黃河、黃裳元吉之黃。”
盡管對“國酒”歷史爭的不亦樂乎,但在反對“國酒茅臺”通過初審的態度上,絕大部分白酒企業保持了一致,也形成了以汾酒、杜康等企業為主反對陣營。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遭受幾乎全行業圍攻的時候,貴州茅臺得到了古井貢酒的力挺。“茅臺作為我們行業的領頭羊,代表整個中國白酒。我認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這個決策是對的。” 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梁金輝認為,“維護民族品牌,大家應該抱團取暖。”
于是“誰是國酒,我不在意”的古井貢酒與貴州茅臺結成“同盟”。
高崇品牌機構CEO許廣崇表示,國酒商標紛爭的背后,是當下國內白酒業魚龍混雜的現狀。有的缺乏嚴格的標準,有的熱衷造概念。知名酒企應致力于行業標準的推進,提升中國釀酒業的品質與形象,而不是爭扛“國酒”大旗。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