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價格大戰折射家電業產能過剩困局
電商價格戰
電商價格大戰,表層上看是各大電商爭奪市場及用戶,深層來看,折射出家電行業巨大的庫存壓力,因產能嚴重過剩,才讓廠家大力支持電商價格戰。
京東、蘇寧、國美正面交鋒底氣十足,但連續多年的規模擴張和價格大戰,讓電商百病纏身。
“沃爾瑪+亞馬遜”發展模式的蘇寧資金鏈已緊繃,上半年,蘇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29.49%。其中,連鎖店的店面銷售收入同比下滑10.38%。
蘇寧線下利潤下滑,網絡線上即電商投入卻劇增。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二季度,做電商業務的蘇寧易購毛利率已從上季度的7%下滑至4%。由于資金鏈緊繃,蘇寧已宣布發債融資80億元。
屢興價格戰的京東商城也困難重重。2011年京東凈虧損13億元,這已是其連續多年虧損。京東更多依靠風投資金,如果投資方不繼續“燒錢”,可能難以為繼。
面對蘇寧、國美迅速介入電子商務,京東不得不先發致人。蘇寧旗下的“蘇寧易購”網站去年全年銷售額達50億元,今年上半年就已完成同等數額,預計全年將實現200億元的銷售額,該數據已達京東今年目標業績的一半。
有分析人士認為京東希望通過價格戰,影響蘇寧、國美的價格體系,進一步擠壓大家電線下店的利潤空間,鉗制蘇寧、國美的線上業務發展,為明年企業IPO造勢。
產能過剩“副產品”
一家電人士介紹,家電銷售價主要由廠家制定,無論是電商還是連鎖店要開打,必須要得到廠家支持。價格戰之所以烽火連連,背后是家電產能過剩帶來的市場困局。
從上市公司半年報看,大多數上市家電企業的業績并不理想,“首虧”、“預減”等字眼占據近半席位。如美的電器繼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滑41.78%之后,中報業績凈利潤可能只與上年持平。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1月至6月,國內冰箱行業整體銷量同比下滑12%,銷售額同比下滑7%,洗衣機銷售量與銷售額均為負增長,空調銷售量同比下滑超過20%。低迷的消費需求,讓家電企業面對庫存壓力無法回避,只能咬牙頂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