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經紀面臨業務轉型期
證券行業正面臨一次轉型期。2012年上半年券商營業收入構成出現了較大變化,經紀業務收入占比明顯下降。截至昨日,有64家券商發布了2012年半年度報告。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財務數據顯示,超過八成的券商經紀業務貢獻占比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有68.7%的券商該項業務貢獻占比已低于五成。
數據顯示,在這64家券商中,有54家經紀業務貢獻占比同比出現下滑,占比達84.4%。其中,有12家券商的經紀業務貢獻占比同比下降幅度超過40%。
具體而言,上半年經紀業務貢獻占比最小的三家券商為第一創業證券、瑞銀證券和日信證券 ,經紀業務貢獻占比分別為14.2%、18.25%和18.5%。與此同時,中信證券 (浙江)、中信萬通證券和國聯證券的經紀業務貢獻占比相對較高,分別達75.2%、72.6%和67%。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紀業務轉型的征途中,中小券商的表現較為搶眼。數據顯示,金元證券 2012年上半年經紀業務凈收入占營業總收入的22.62%,而在2011年上半年,該項數據仍然高達65.13%。日信證券2011年上半年經紀業務凈收入占營業總收入的51%,2012年上半年則降至18.5%。此外,中原證券 、華寶證券 、廣州證券 、銀泰證券今年上半年經紀業務貢獻占比較去年同期有較大的調整,下降幅度均超過50%。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海外成熟市場,以經紀業務為主的通道型業務貢獻占比呈逐年下降趨勢。以美國市場為例,1978年傭金收入占證券公司總收入的43%,1980年降至35%,1982年下跌到26%,1991年只占16%。
在已公布半年報的上市券商中,東北證券表示,投行業務表現出色是其上半年業績超預期的主要原因。該券商上半年經紀業務貢獻占比由去年同期的80.43%降至51.23%。而另一家也公布了半年報的長江證券 ,在其業務轉型中新三板業務被寄予厚望。中金公司研究員毛軍華認為,新三板擴容至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后,長江證券可以借助其地緣優勢有望在新三板業務方面取得優勢。
實際上,隨著近兩年傳統業務競爭越發激烈,券商不得不積極探索經紀業務轉型。其中資產管理以及自身業務優勢,已成為券商新的盈利點。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