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遭遇十年未見夏日寒流
紅火多年的煤炭行業好景不再,今年用煤高峰遭遇寒流。監測數據顯示,作為“風向標”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已經連續12周下跌。7月25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市場煤價為631元/噸,比上年末下跌229元/噸,繼續刷新該指數設立以來的最低點。
今年3月以來,國內煤炭價格快速下跌,出現了多年沒有出現過的量價齊跌現象。6月27日,山西省發布的煤炭企業庫存量顯示,截至目前,全省煤炭企業庫存178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7%,比年初增長8.5%。
分析報告指出,目前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市場仍然保持著較強的“買方市場”特征,使得市場動力煤價格向下曲線不改。有報道稱,在秦皇島港,港口煤炭存量逼近限值,一些煤存放了3個月,小煤山上甚至長出了雜草。煤炭經銷商也抱怨現在找不到下家。
山西作為煤炭大省,因煤炭價格大幅下跌,煤炭行業外銷量增長態勢緩慢,雖然銷售收入繼續增長,但增速放緩、利潤下降。今年1月至5月,山西省煤炭行業利潤400.8億元,同比增長3.2%,比上年同期回落33.6個百分點。
來自山西省經信委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山西省煤炭產量繼續增長,但增速有所回落,重點企業煤炭價格下滑。6月,省屬五大集團噸煤綜合平均售價549元/噸,環比下降13元/噸,降幅2.31%。
今年1~5月,山西省公路運輸完成4426萬噸,同比減少了549萬噸。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山西大同等地的出省口,以往“運輸煤炭的一條條拉煤車長龍”的壯觀場面已經不復存在,許多靠煤炭運輸維持的貨車車隊不得不暫時停運或者另謀出路。
由于煤炭價格持續下跌,庫存攀升,在迎峰度夏階段,山西一些煤企開始裁員放假,許多煤礦企業步入艱難運營期,有的甚至接近倒閉。一些業內人士稱,煤炭市場的“黃金10年”或將就此終結。
紅火多年的煤炭行業為何突然遭遇寒流?
“這場愈演愈烈的煤炭需求危機和由此引起的煤炭價格自由落體式下降、銷售空間不斷縮小、企業和社會庫存急劇增加的態勢,是國際國內過去10年間逐步積累的各種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位山西省屬重點煤炭企業負責人對當前煤炭行業遭遇的“寒流”進行了概括。
具體來講,需求不旺是主因。首先是電力行業需求疲軟,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火電行業占到我國煤炭消費量近60%,1~5月發電量同比增長4%,增速與去年相比回落了7個百分點。冶金行業增長放緩,生鐵的產量,鋼材的產量,同比增速都出現了回落。水泥產量同比增速也出現了超過10%的下降。
山西省某煤炭企業負責人分析稱,造成煤炭需求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國內主要耗煤行業產品產量增速普遍下降;二是今年6月至8月全國多雨范圍較去年明顯偏大,區域性強降水過程較常年偏多,水電出力增加,從而減少對火電的需求,全國重點電廠日耗電煤持續下降;三是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持續回落。需求減少導致庫存增加,市場供大于求趨勢明顯,從而導致價格下滑。
對于下一階段煤炭市場的走勢,上述受訪的煤企負責人認為,受國際經濟低迷大背景的影響,下一個階段,國內煤炭產能釋放將受到抑制,三季度煤炭市場仍會存在較大下行壓力,市場煤炭價格仍有可能大幅下滑,市場走勢不容樂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